最近,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副主席阎庆民等监管层人士就退市制度频频表态,提出要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增强退市刚性。新版退市规则预计近期推出并对外征求意见,将吸收借鉴科创板、创业板试点退市改革经验,优化退市标准和程序,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事实上,完善退市制度业内呼吁已久,近年监管层也陆续发布相关规则,但政策落地的效果往往不甚明显。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当前完善退市制度之所以迫切,在于A股市场化改革已全面推进。继去年7月设立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以来,今年8月创业板开启注册制存量改革,监管层近期不止一次表态要全面实施注册制。一旦注册制全面实施,新股发行料将加速,市场不断扩容,此时如果早已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始终不退,不利于市场优胜劣汰和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化,甚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炒差炒小炒壳屡禁不止。
具体到政策层面,务必让退市要求简单明了、程序简化,并畅通多元化、多通道退市。以目前规则为例,一家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之后,尚有不少时间和机会挽回,诸如借壳、重组、财务技巧,等等,导致恶意规避退市行为频发,最后真正退市的屈指可数。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退市规则较为明确,可操作性强,可推广到整个主板。
同时,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需要加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集体诉讼制度不能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