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省文旅厅通报了我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据悉,“十三五”以来,我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占全省GDP比重分别达到4.52%和5.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民营院团3900多家,数量全国第一
5年来,全省新创舞台艺术作品500多部,淮北梆子戏《永远的大别山》等139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剧《石榴花开》等2个剧目荣获国家剧目奖,黄梅戏《鸭儿嫂》等60余部作品参加国家展演,《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等入选国家美术创作项目。
全省共有民营院团3900多家,数量全国第一,成为艺术繁荣发展的生力军。
1795个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
与2016年相比,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面积分别增长54%、42%、21%、21%。乡镇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从不足30%提高到96%。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省1795个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年服务超过1亿人次。连续两年“乡村春晚”举办4000多场。“文化扶贫·携手小康”惠民巡演累计超过1万场。“送戏进万村”年均演出2万多场。
31景点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十三五”时期,我省新增47处国保单位,总量达175处,居全国第10位;寿春城等5处大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省66个县(市、区)进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肥西县三官庙、濉溪明清酿酒作坊等遗址入选省重大考古发现。31个红色旅游景点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全省有县级以上非遗5500多项,其中世界级3项,国家级88项。有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7000多名,其中国家级119人。
凌家滩、明中都两大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我省现有凌家滩、寿春城、明中都、双墩、禹会村等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全国第五位(并列)。
凌家滩、明中都两大遗址公园对外开放,遗址公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中都遗址公园不仅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成为广大市民日常游览、学习、休憩的重要场所。凌家滩与安徽大学等5所高校合作,建立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活动蓬勃开展,两处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
60亿元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于2019年通过验收,成为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内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4项,省级项目107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5人,省级传承人213人;省级以上非遗传习基地(所)44个。
我省注重非遗与当下社会生活的融合,支持鼓励一批传承人投资建设非遗展示馆。同时,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建立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整合各类资金近60亿元,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举办了四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扶持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等一批地方特色文化活动。
旅游人均消费首次突破1000元
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37亿元,占GDP4.52%,高于全国0.04%。201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8526亿元,年均增长19.9%。旅游业增加值占GDP5.47%。“十三五”期间,全省旅游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旅游人均消费首次突破1000元。
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8.13万个,其中全国30强2家。旅游生产经营单位3.3万个,其中全国旅游集团20强3家,A级景区618家,星级饭店302家,旅行社1519家。文旅产业对住宿、餐饮、民航、铁路客运业等贡献超过80%,文旅从业人员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10%以上。
“美好安徽”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围绕讲好安徽故事、传播安徽声音,组织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122批次,接待“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访109批次。
策划举办了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自驾游大会、民宿大会等品牌活动。开展了“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百家民宿、百家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系列旅游品牌推介活动。推出了文化旅游系列丛书《山水人文》、《安徽文旅》画报。围绕长三角产品互联、市场互动、游客互送,策划打造“七名”国际旅游精品线路以及美食、休闲、高铁+等专项产品,长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