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师从刘海粟、贺天健、陈半丁等名家学习中国画,擅长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格调幽雅淡远,气息清新秀润,晚年成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
1931年春,陆小曼精心绘制了一幅长近4米的手卷《设色山水》(原画无题),画面缜密清丽,脱俗淡雅,寄寓了画家对神州大地锦绣河山的热爱。徐志摩爱不释手,装裱后随身携带,四处请托各界名流赐墨题跋。北大美学教授邓以蛰第一个在长卷上赋诗以赞:“华亭端的是前身,绿带阴浓翠带醺;肯向溪深林密处,岩根分我半檐云。”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一生挚友胡适对手卷没有盲目吹捧,他以融通中外的学力、“门外汉”的眼光,在邓以蛰后面题写了一首白话诗:“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工夫,自成真意趣。”随后又秉笔直言:“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意谓一个人做事要扎扎实实,画画亦然,看熟了山,研透了马,下笔才峥嵘。
著名社会活动家杨杏佛看到胡适的“打油诗”和“规劝”后,很不以为然,认为文人画家寄情山水,旨在抒发个人情感,大可不必为“写实”所“桎梏”,于是挥毫写道:“手底忽现桃花源,胸中自有云梦泽;造化游戏成溪山,莫将耳目为梏桎。小曼作画,适之讥其闭门造车,不知天下事物,皆出意匠,轻信经验,必为造化小儿所笑也。质之适之,小曼、志摩以为何如?”画家贺天健也有感而发,题跋道:“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阿。”高度认同杨杏佛的观点,认为作画不必拘泥于形似,应注重文人气息,对胡适的“不解风情”(说陆小曼作此画是“闭门造车”)大唱反调。 □ 周惠斌 据《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