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因疫因灾返贫 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
2020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防止因疫因灾返贫 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
安徽多措并举奋力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
□ 记者 徐越蔷
8月16日,在位于蒙洼蓄洪区内的安徽省阜南县老观乡,村民在进行灾后补种。              □新华社发 张端/摄
安徽省舒城县从2012年起在农村客运线路上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打造“财政兜底、一元普惠、城乡一体”的民生公交模式,为群众节约出行成本。  □新华社发 蒋彤/摄
近年来,安徽省凤阳县把产业扶贫作为主要抓手,引进小型加工企业进驻乡村,设置扶贫车间,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新华社发 刘军喜/摄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的第一站,就到王家坝和蒙洼行蓄洪区,走进扶贫车间,慰问受灾群众,并对做好脱贫攻坚、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安徽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带动下,在万千江淮扶贫干部的接力奋斗下,安徽重点瞄准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地制宜,万众一心,蹚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安徽特色”新路。   

出台35项政策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今年入梅以来,我省遭遇持续强降雨,造成宣城、铜陵、黄山、安庆、芜湖、马鞍山、阜阳等地不同程度受灾,给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切实做好贫困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和受灾贫困群众救助帮扶工作,我省出台了《关于着力解决因灾致贫返贫问题 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意见》。

对受灾后符合建档立卡识别标准的农户,及时纳入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并给予有效帮扶;受灾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35项真招实措,从“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受灾农民和农业经营大户的政策支持,确保今年年底前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把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精准扶贫,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

据悉,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近日印发《安徽省“消费扶贫月”活动实施方案》,开展9月份“消费扶贫月”活动,推动1200多种扶贫产品认定上线,120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采购,铺设3万台消费扶贫智能专柜,拓展贫困地区扶贫产品销售门路。

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四个不摘”,紧盯任务较重和受灾严重等重点地区、紧盯“三户一体”等重点群体、紧盯产业就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等重点工作,实现剩余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特别是努力克服疫情灾情不利影响,落实好我省一揽子精准帮扶举措,防止群众因灾致贫返贫,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省就业扶贫车间达947个

在利辛县高寨村就业扶贫车间内,58岁的程翠兰正在和工友们赶制一批发往河南的新订单。“在这里上班比较自由,一个月能拿一千多块钱工资,还能顾到家。”她过去一直和丈夫在外地打工,今年初由于家里老人突发疾病,无人照料,所以她选择了留在家乡就业。

利辛县王市镇高寨村结合实际,利用辖区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充足的优势,通过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在安徽,这样的扶贫车间还有很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

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根本。扶贫车间是安置贫困人员就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我省大力实施产业、就业扶贫,截至目前,全省就业扶贫车间已达947个,一大批扶贫产业蓬勃发展,许多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针对扶贫车间存在的“小散弱”现象,我省还将对现有的产业扶贫项目梳理分类,改造升级,补齐产业链,夯实农村产业基础,建立健全农村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发展成果。

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068亿元

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全力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财政等部门开展财政民生政策、资金、项目“回头看”,进一步提高财政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坚持过紧日子,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用好用活政府专项债券,将更多财力和资金向基层一线倾斜、向困难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确保各项民生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坚决兜牢民生底线。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省33项民生工程今年已投入资金1068亿元,项目进展总体顺利。补助类项目发放到位。向低保、五保、困难残疾人、困难职工等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3.2亿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累计拨付到校公用经费43.7亿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共发放各类国家奖、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资金16.5亿元。

参保类项目保障有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743万人,累计支出213.75亿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享受74.2万人次,基金累计支付23.0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当年续保缴费人数2014.8万,累计发放养老金80.6亿元。

工程类项目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务全部竣工;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已完工1.11万公里;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2.38万套;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已完工360所。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