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 无人驾驶的动车组列车或开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刘化龙12日在2020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上透露,未来无人驾驶的动车组列车或将在北京——雄安线路上首先开行。
刘化龙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如何推进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实践和融合,是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中国高铁产业来说,也是如此。今年疫情,给制造业数字化按下了快进键。中国中车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服务商,为全球六大洲10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十三五” 期间,中国中车全力打造国际化、数字化等全面的转型,把数字化纳入发展规划,明确了5~10年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疫情打乱工作的同时,也坚定了该集团数字化、智能化的战略方向。
刘化龙介绍,“十四五”期间,该集团将着力打造智能化轨道交通生态圈,服务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构建智能服务、智能交通等四大体系,整合价值链 、企业链等,积极探索数字化体系,打造以中车为主的智能交通数字化生态平台。
目前,复兴号是中国轨道交通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度最高的产品,未来的高铁和动车组将更多在智能和智慧上体现复合功能。除了列车上智能终端满足乘客需求外,高速列车组的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目前正在加紧研发和试验中,未来或将首先在北京——雄安线路上开行。
刘化龙说,目前中车一共有23个智能项目获得国家批复和立项,总投资超50亿元,已经形成规模的有70多项,基于大数据,已经实现了对200组动车高铁的实时运行状态的监测。2025年, 中车将全面完成大部分智能化、数字化研发工作,轨道交通的核心业务将实现智能化。
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未来视频将孕育出一个万亿产业
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目前视频网站上的原创优质内容已经和电视台差不多了,5G时代视频将成为互联网内容的主流。去年,互联网视频产值已经达到5700亿元,预计到2023年,互联网视频的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以上,主要内容将由“90后”“00后”创造的。
陈睿预测:未来互联网上的每一个人都将是视频用户,因此,视频也就等于互联网。“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现在互联网每个人都用微信,所以微信就是互联网的代名词,每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绕不开微信。未来的视频就是现在的微信。”
此外,视频未来肯定将不限于承载媒体的功能,它还将是一个“连接器”,人和人之间的交互,比如电商带货、传递知识都将由视频来完成。
“视频将掀起一个巨大的浪潮。”陈睿说:“未来视频将孕育出一个万亿产业。比如现在互联网的主流依然是图片,但是一旦视频取代图片,由AI驱动的视频创作工具也会取代现在的照相机,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设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余承东:科大讯飞正在与华为共同开发全球更加领先的智能语音系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余承东发表题为“颠覆式创新与再全球化”的演讲。他认为,在目前逆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是实现超越的良机,期待更多与安徽企业的深入融合。
余承东认为,在目前的全球变局下,再全球化是中国快速崛起的良机。以华为本身来说,“从一个弱小的参与者变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企业”,正是在全球一体化、对外开放合作包容之下实现的快速发展。
1993年,余承东加入华为时,全球手机厂商里还没有华为的名字。27年后,华为已然成为可以和美国苹果公司齐名的智能手机终端制造商。“这是华为强大的过程,也是中国企业成长崛起的缩影”。
在华为的27年时间里,有18年余承东都在无线通信网络设备部门工作,现在是消费电子部门的负责人。他说,在美国所谓的制裁下,去年华为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终端生产制造商,今年在智能终端销售方面,是全球第一,整体产量、出货量均居全球领先,说明中国企业是有顽强生命力和抗压力的。
他认为,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下,每一个企业都不能独善其身。以往,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被美国的企业垄断。这两天,华为全面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是开源的,能够对美国的系统发起替代”,余承东说。另外,以海思为代表的芯片设计,也正在逐步走向全球领先,华为麒麟芯片目前在全球技术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全球化分工促进了发展,但也成为发展中的新问题”,余承东说,以华为手机的制造来说,全球化分工提高了效率、分散了成本,但在目前的局势下,所谓的封锁带来新的挑战,所以国内企业之间更高效的深度融合,形成双循环体系就非常重要。
“我们期待与安徽优秀企业的更多合作”,余承东说,目前在合肥的企业京东方、维信诺,都是华为的合作伙伴,尤其是科大讯飞,正在与华为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全球更加领先的智能语音系统。
在余承东看来,“实现下一代技术的超越”,才是中国企业更应该着眼的未来。华为今年的研发投入已达200亿美元,在全球企业研发投入中位列前三。“创新需要技术上的敢于投入和引领,开放合作包容”,他说,希望与安徽以及全国的企业在技术领域加强创新合作,“全球的市场是广大的”。
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阿里云将深度参与安徽新一轮建设
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会上指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是融合,尤其是数字技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如何跟产业融合。
张建锋表示,数字化已不仅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手段,更是塑造未来竞争力的必备能力,也是这个时代的“硬核要求”。
具体到制造领域,张建锋认为,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制造业将优化原有的生产流程,突破组织边界,实现生产模式、组织方式、市场模式的创新,最终形成商业模式的创新。
张建锋还指出,数字经济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字的产业化,开发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另一方面是产业的数字化,产业与数据融合、与智能融合。产业数字化之后,还会带来新的变化——形成平台化的服务。
“未来最大的机会来自于一个复杂系统的智能化。”张建锋说。在智能制造领域,阿里云已经形成结合工业大脑、工业互联网的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数字化智能化平台。
在安徽,阿里云已经落地超过50个县市,服务万余家客户。近十家安徽制造企业用上阿里云工业大脑,实现了流程优化和生产智能化。在铜陵市落地的长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覆盖有色、化工、钢铁、水泥、电力、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
“未来,阿里云将与安徽省全面加强合作,通过建平台、造生态、做示范、搞创新、促应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全面发挥阿里云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和生态优势。”张建锋说。
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狄思博:面对疫情携手共进才能更强大
“对于安徽省一半以上的大型制造商都是安永的客户,感到十分自豪。我们有幸见证了安徽经济的韧性。”
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狄思博在视频发言中表示,当前,制造业企业首先就是拥抱数字化转型,面对疫情,美国超过一半的企业计划增加对自动化的投资,全世界的企业也会这么做。他建议安徽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带头作用,“随着自身发展成为创新中心,安徽将能更好地应对今天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变化。”
由于疫情,有52%的制造商已经实施了供应链变革,另有45%的制造商正在权衡采取类似行动,企业也意识到,在供应链方面不能以牺牲敏捷性为代价换取效率的提升。提高供应链灵活性和弹性的企业可以避免供应链中断,并缩短高达60%的产品开发周期。
狄思博说:“全球应对疫情的情况提醒我们,当我们携手并进攻克难关,我们可以更强大。今天,在致力重建和重振全球经济之时,我们也应当以同样的协作精神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