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绿色革命”势在必行
非常道
“网红公路”上的“拿命拍照”要不得
儿童玩具频伤人 让人情何以堪?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儿童玩具频伤人 让人情何以堪?

□ 钱夙伟
 

巴克球、水弹枪、弹力软轴乒乓球……这个暑期,被网络社交平台带火的“网红”玩具,成为不少孩子在家玩耍的新宠。虽然名气大、买家多,但一些“网红”玩具其实是粗制滥造的“三无产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诸多安全隐患。(8月10日新华社)

玩具与孩子零距离接触而且时间最长,即使不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一,但如果某个孩子使用后产生不良反应和后果,对这个家庭和孩子的伤害,无疑是百分之百。

不料,应该是最安全的玩具,现在却“频伤人”。比如号称可以预防近视,被不少家长当作“带娃神器”的弹力软轴乒乓球,实际上却有可能戳伤孩子的眼睛,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更让人诧异的是,这样的玩具居然还是“网红”玩具。无疑,因为“网红”的影响力,“网红”玩具也更为家长和孩子所青睐,也因此有着比其他玩具大得多的市场销量,随之也必然让更多的孩子受害,这种玩具越“网红”也无异于越“坑娃”“害娃”!

据报道,这类“网红”玩具大多粗制滥造,无论是质量方面还是销售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质量不过关,系“三无产品”。第二,产品未标注适用年龄,无风险提示。第三,电商销售环节存在漏洞。因此专家提醒,“家长购买玩具时应精挑细选。”但消费者毕竟不是专家,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专用的检测设备,其中的不合格因素,家长又如何能够发现和辨别?

对儿童用品,尤其是玩具,应该有一个让人放心的管理机制,比如,儿童用品应该经过抽检才能出厂、才能上架。儿童用品合格率,应该百分之百,这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更成为监管部门的一条起码的底线。现在电商兴起,尤其是网红“带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也更需要相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保障网上销售的玩具做到质量合格、标识合规、有安全风险警示,从而推动玩具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儿童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