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 合肥中小学校长畅谈劳动教育
2020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五育并举 合肥中小学校长畅谈劳动教育

□ 记者 谢静
 

关于新时代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意见报告印发以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极大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如何认识、理解劳动教育?学校应如何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来听听合肥基础教育界的校长们如何谈劳动教育。  

让劳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校长 张海霞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劳动最光荣”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育人价值观,新时代下的学校应将劳动教育武装为育人“利器”,结合激励式评价,让“劳动最光荣”成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口号。

学校只有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系统实施,才能让劳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起到应有之义。我校积极推进“家校社”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协同发力,在空间上无缝对接,在时间上贯穿始终,建立立体式网络状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全面育人的机制,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和积极劳动态度的形成,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

我校还积极构建了“3+1+N”模式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3”指学生校内劳动、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依托校内“小岗位”、家庭“小能手”和社会“小达人”组织开展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生产性农耕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手工创造性劳动等。“1”指劳动技术课程。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劳技课,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洒扫、收纳、烹饪、烘焙等劳动技能。“N”指学生自主组织并参加的各种劳动活动,如在家长的带领和社会资源的平台下,开展捡拾垃圾、植树、志愿者服务、职业体验等活动。

劳动教育要 协同发力 知行合一

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

党总支书记、总校长 崔世峰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切实改变劳动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知道的窘态,要摒弃劳动教育的泛化、虚化、窄化等弊端,我想关键就是要做到协同发力,知行合一。

首先,要达成教育共识。深入领会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先要解决养成劳动习惯、端正劳动态度、提高劳动认知、形成劳动价值观的思想问题,而这些方面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有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其次,要构建劳动课程。学校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出发,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建设劳动教育课程。比如,小学低年级孩子懂得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道理,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小学中高年级可以注重围绕劳动习惯培养来梯度设计课程,比如:种植、木工、陶艺、缝纫等课程。

再次,要加强教育协作。劳动教育要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只有发挥协同育人优势才能让劳动教育知行合一。这必须要求家庭、社会和学校达成思想共识。个人认为,劳动实践最佳基地在家庭,家庭可以提供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最大便利。

最后,要建立评价导向。评价指向就是学校育人方向。这需要有顶层机制做保障,引领和倒逼学校、家庭、社会积极调整育人方式,全社会支持劳动教育。

让劳动教育 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素”

合肥四中校长 吴英明

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五育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并不是孤立的。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劳育与其他几育的融合贯通。2019年合肥四中已经成功申报了合肥市美育创新实验校,希望用大美育统领五育,以美育的濡养为基础,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打通五育的边界壁垒。2020年我们正在积极申报省级课题“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路径”。

我们认为劳动教育要有观念的引领。我们在“因爱而生、向美而行”的办学方向的引领下,开展一系列劳动教育,因为爱校园、爱家庭进而爱家乡、爱国家,因爱而生发的这一系列劳动,最后用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带给孩子们的劳动感受和劳动价值是不同的。譬如我们即将开展全校性的劳动教育“爱校顾家”——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就是把劳动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学科教育、美育建设等融合在一起,把劳育作为塑德、增智、强体、育美、悦心的重要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生活即教育,劳动不应该脱离于生活,需要培养包括生活技能在内的劳动技能,比如利用传统节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包粽子、包饺子、制作月饼活动,寒假学生处布置的“四菜一汤”作业,我们努力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的生活习惯,并学习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孩子们得到了锻炼,也更融洽了师生和亲子关系。

我们应该把劳动教育融入到个人生活、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和个人共同成长中,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例如开展steam融合教育,全力打造“学科+”“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孩子在这样带有技术含量的劳动中学习文化、技术等,体验劳动的价值、创造的价值、美的价值。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等,让学生在多元的劳动实践中奉献社会,体验劳动的幸福快乐。

在四中,我们认为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大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和办学方向融合起来,通过提供有声有色的课程、创设有滋有味的生活、培养有情有义的态度、来塑造有品有位的人生。让学生不仅爱劳动、会劳动,更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的美。让劳动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素”、持续受益的“法宝”和撬动幸福人生的“支点”,这才是我们倡导的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幸福。

劳动教育应与生活相联系

合肥市十里庙小学校长 宋方达

教育本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和走入社会做准备。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抓住教育最本质的东西,从而来规划学校的劳动教育等,实现五育并举。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劳动教育,是生活的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将劳动教育落在实处,劳动教育是常态化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渗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最应该给学生的是成长,要有生活的真实本领。

我心中的劳动教育,是浸润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需要长期的习惯养成,也需要学校设置一系列活动和课程。在十里庙小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劳动形式和目标,通过承担不同内容的校内劳动、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来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课程和活动上,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校园农场种植、校园环境美化、社区公益劳动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也是多元化的,既有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通过劳动教育能使孩子更善于劳动、乐于劳动,使劳动变得更光荣和美好。让劳动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意识才是我们所关注的。

开发资源 丰富内容 拓宽空间

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教育集团校长 吴敏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劳动教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常规管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家校共建等拓宽劳动教育课程,让孩子们在课程与活动中,在广阔的校内与校外劳动教育空间中,提升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与参与热情,形成劳动技能,培养动手、动脑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同时,也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孩子们健康的身心,陶冶其情操,锻炼其意志。

在少儿艺术学校,我们努力开发校内劳动资源,教师言传身教,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我们结合校本课程,渗透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例如剪纸、衍纸、插花、扎染、陶瓷,烹饪、面点,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劳动与艺术结合的完美体验,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以及劳动责任意识。我们还开展“做爸妈的好帮手”主题教育活动,家校共育,引导学生每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同时引导家长培养孩子们日常各项生活技能,让孩子们在参与劳动过程中与家人增进沟通,培养感情。此外,还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废旧物品置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同时,学校拓宽劳动教育空间,组织开展“爱社会”雏鹰假日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参与社区环保,帮扶老人等公益活动,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以及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设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走到大自然中去,在田间地头,参与劳动,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培养健全人格。

家校要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合肥市翡翠学校校长 丁文进

有关劳动教育意见的文件中指出,“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劳动教育的落地,需要家校形成合力。小学阶段如何加强劳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学校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整体规划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实施途径以及评价机制,形成课程,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学校还要主动挖掘并利用好周边的社会资源和平台,让学生体验劳动有场所、有资源、有指导、有保障;引导学生把微小的劳动任务做好做精,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家庭是劳动实践的主阵地。学生持续性的劳动实践主要是在课外完成,家长要摒弃劳动耽误孩子学习时间等错误观念,家长应以身作则,亲子劳动,教会孩子劳动方法,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有安全保障前提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学习劳动知识,培养劳动精神。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