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真的受不了了,孩子再不高考我就疯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的诊室里,前来求诊的王女士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向医生“大倒苦水”。其实像王大姐这样的高三家长并不罕见,每年高考前,总有一些家长和考生一起出现“高考焦虑”,甚至比考生还严重,特别是今年,疫情加上高考延期,这种“折磨”无疑更加一层。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钟慧表示,多数家长的“高考焦虑”都只是应激反应,但或多或少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做做下面这几道题 看你是否太焦虑
钟慧表示,每年高考前,都会接诊到考生家长因为过度焦虑导致无心工作的案例。对于这种已经严重到无法转移注意力、到了工作环境还在想孩子事情的家长,可能就需要更强大的刺激,集中专注力让家长离开焦虑的情景。“这个时候不要想着怎么保持工作效率,而是先让自己回到健康人的状态,然后才能谈下一步如何保持更好的工作效率。”钟慧建议说。
那么家长如何自测“高考焦虑”呢?钟慧给出一个简单的量表,一共十道题,家长可以自我测试一下:
1、容易心烦意乱;
2、担心孩子在考试准备阶段发生什么不幸;
3、当孩子考试时,会坐立不安;
4、如果孩子没有好好复习,会很生气;
5、有时会感到呼吸困难;
6、担心孩子考试复习情况;
7、因为自身疾病而烦恼;
8、有时紧张到失眠;
9、在家经常轻手轻脚怕打扰到孩子;
10、特别担心孩子的考试成绩。
“如果符合四项左右,家长的焦虑可能就给孩子造成一定影响了;达到七项以上,说明家长的焦虑状态已经很严重了,一定会影响孩子。”钟慧提醒,这个焦虑小测验并非诊断的金标准,只是作为给家长的提醒,在烦躁的时候可以测试一下是不是因为孩子考试而产生的。如果家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焦虑情绪,可以试着用平常心缓解焦虑,例如与家人相互沟通、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等等。如果这些都不奏效,还可以找专业医生进行心理咨询。
孩子太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做?
焦虑并非一无是处。轻度焦虑如果让考生学习效率提高、反应变快,这就是好的焦虑;但反之如果让考生成绩下降、焦虑严重,就是不好的焦虑。钟慧建议,家长可以在平时就告诉孩子: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人生的选择有很多种,“如果让孩子知道每一个状态都有结果,家长也能接纳的话,自然就不是太焦虑了。”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无条件信任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并且包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在这段时间,家长切忌改变家庭环境,也最好不要用类似于“不要害怕”“不要紧张”等这样带否定的词安慰孩子,否则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负性心理暗示,让他们更加害怕、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