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学贯中西,囊括古今,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以充满传奇的一生蜚声中外。他才思横溢,学识渊博,雅好楹联,最喜集唐宋诗词、名家佳句,精心架构,缀为一联,匠心别具,往往传诵一时。 □据《北京青年报》
1922年,京派著名画家陈师曾病逝,梁启超参加追悼会时,在现场布置的书画展览上,看到陈师曾的一副篆书对联,文字都是姜夔的词句,初见之下,不禁为其句式工丽而折服。梁启超深受启发,开始醉心于集句联——读词集句,撰为楹联。而所谓集句联,就是指将前人不同的诗词文句巧妙组合,形成意境全新的楹联作品。表面上看,它是传统文人的文字游戏,实质却是一门特殊的二度创作的艺术,非读书广博、学问精深,则不能为之。
1923年,梁启超夫人重病在床,他数月陪侍病榻左右,每有空暇,读词自遣。翌年12月3日,他在《晨报》上发表《苦痛中的小玩意儿》,文中写道,自去年灯节至中秋的7个月内,“在无聊的时候,把他们(指宋代词家)的好句子集句做对联闹着玩。久而久之,竟集成二三百副之多。”除列举了书赠徐志摩、蹇季常的两副集句联外,还精选了46副,先供朋友们挑选,再抄写给他们,胡适、丁文江等都曾有幸获得。其中,书赠徐志摩的“临流此意”联,因叙写文坛雅事,流传甚广,梁启超视之为最得意之作,在《饮冰室合集·诗话附录》中回顾说:“此联极能表出志摩的性格,还带着记他的故事。”
徐志摩的“故事”发生在1924年4月。印度诗哲泰戈尔应邀来华访问,徐志摩执弟子礼,既做翻译又当导游,陪同泰翁饱览中国的锦绣河山、宗教名胜。为纪念这段经历,梁启超妙手天成,创作了一副集宋词联:“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上联三句出自吴梦窗《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姜白石《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陈西麓《秋霁·平湖秋月》,记述了4月14日徐志摩和泰戈尔在杭州畅游时泛舟西湖;下联三句见于李萧远《西江月·云观三山清露》(注:许是梁启超记忆有误,将李萧远错作辛稼轩)、洪平斋《眼儿媚·平沙芳草》、陈简斋《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描写了4月23日徐志摩和泰戈尔在北京法源寺欣赏丁香,月下作诗,通宵吟诵。联中“清癯”一词,传神地刻画出一中一外、一少一老两位诗人形态清瘦而意态清逸的容貌和气质。
全联因人切事,缘事而述,语同己出,显现出梁启超广博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国学功底。梁启超后来在北海公园松坡图书馆,用八尺浅绿印花笺纸,以北魏体书就,赠予徐志摩。上联题写“集宋词,制楹帖,想见泛西湖及法源寺丁香树下一夜也”,下联落款“甲子七月既望,启超作于北海松馆”,钤白文印“新会梁氏”、朱文印“启超私印”。整幅作品气韵生动,布局精美;书法严整朴拙,堪称梁启超集句联的代表作。梁启超一生纵情柔翰,篆隶真行,诸体皆擅,有“近代书法美学第一人”之誉。他受康有为“扬碑抑帖”“尊魏卑唐”的书论影响,主张书法“碑帖结合,兼包并蓄”,晚年推崇北魏书体,取汉隶、唐楷和行书笔意,融入方劲的魏碑体势,行楷互渗,刚柔相济。“临流此意”联,即以楷体偏魏碑加隶意书写,既保留北碑的波发跌宕、中宫紧峭,又增加汉碑的神清气峻、风骨爽劲,融诗词歌赋的文学性与传统书法的观赏性于一体,形成了沉雄浑厚、平实隽美的“题跋体”书格。
1931年,徐志摩搭乘飞机失事罹难后,此联由遗孀陆小曼保管。1965年,陆小曼临终前,将它转赠给与徐志摩有戚谊的建筑学家陈从周。俞平伯当年在陈从周的书斋“随月楼”拜读此联,叹为观止,题写了一首七绝:“金针飞渡初无迹,寄与情遥绝妙辞。想见时人英隽态,丁香如雪夜阑时。”落款“题随月楼藏梁任公集宋人词句赠徐志摩长联”。陈从周晚年将它们一并捐赠给浙江博物馆,转赠之前,特意请叶圣陶重书此联,留作纪念。当然,这一切已都是梁启超集句书赠徐志摩的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