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等四个品种未被继续收载。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为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月10日《江南时报》)
调查显示,国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下降了90%,甚至还多,意味着穿山甲在自然界中非常少见,距离灭绝仅有一步之遥。由于走私猖獗,全球穿山甲种群都受到严重威胁,其中菲律宾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已被列为极危,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穿山甲将会在全球灭绝。
为此,我国将穿山甲升级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对于非法捕猎、交易等定罪量刑标准也将随之提高,有助于打击穿山甲走私活动。目前,穿山甲走私以药用为主,仅2019年,就有超过100吨穿山甲鳞片被中国海关截获,而未被截获的数量是这一数字的五倍左右。可见,还需要从药用方面断根,才能彻底消除穿山甲走私、交易的灰色空间。
医学界对穿山甲的药用功效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否认者认为,穿山甲的鳞片是由角质素构成,是与指甲和头发相同的东西,并没有营养价值。支持者承认其药效,但也认为可以用猪蹄甲替代。显然,《中国药典》剔除穿山甲是一个巨大进步,让药用市场失去依据,医生不得再开相关处方。
为了更好地保护穿山甲,防范厂商浑水摸鱼,还应加强存量管理,比如对已生产的含穿山甲成分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查封,禁止出售,对库存甲片予以公开销毁,彻底消除流入市场的可能。同时,加强穿山甲相关产品的法律监管,对违规销售、开处方者,依法予以处罚,以堵住交易空间。
疫情促使我国实施“全面禁野”,为野生动物的保护画下法律红线,而对穿山甲的保护升级、从药典除名,则是对濒危物种的细化管理,说明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力度逐步加强,将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让子孙后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