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年,说不尽的获得感
2020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这四年,说不尽的获得感
安徽交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 记者 徐越蔷
在霍山县磨子潭镇拍摄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刘军喜/摄
一名家长在安徽合肥市包公园的菊花展上给孩子拍照留念(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张端/摄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

4年来,安徽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去年,安徽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3.11万套,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37所,启动建设37个县(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4个市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以上、10%以上,增幅均居全国前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多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个个数字、一项项举措的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地处大别山深处的霍山县与儿街镇鸟观咀村易地搬迁安置点,一派春天气象。一排崭新的瓦房坐落于山水之间,房前是一条宽阔的公路。脱贫户王立准的新房就靠近村部,出门就是公路,室内干净敞亮。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主峰腹地,很多像王立准一样的贫困户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沿河低洼易涝区,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产业难以发展,还容易遭受自然灾害。这几年,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很多像王立准一样的贫困户“挪了穷窝”“换了穷业”,不仅实现了安居梦,还走上了致富路。

为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全房,我省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制定了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聚焦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做到应改尽改,7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2019年共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3.06万户、完成率144%;易地扶贫搬迁涉及贫困人口2000人,已全部入住。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无疑是制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2015年12月,我省出台实施《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大别山等革命老区作为首位重点,把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中之重,分别制定了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去年省级新增5.2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用于3大区域脱贫攻坚。针对剩余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低保五保贫困户、60岁以上贫困老人这三类群体,实行因户因人制宜,帮助其摆脱贫困、增加收入。

目前,我省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省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将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去年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215.3亿元

扫码乘坐公共交通,扫码出入小区、超市、单位,不断升级改进的“安徽健康码”成为居民健康和通行管理的“金钥匙”。进入4月以来,持“安康码”还可以在外省“一码通行”。

我省最新公布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就新纳入了“智慧健康建设”。其中提出,建设“安康码”综合服务平台,统筹推进电子健康卡、社会保障卡、医保电子凭证与“安康码”互联互通,推广更多场景的长期广泛应用,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便利,为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支撑,推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日前,省政府出台《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明确具体事项和实施要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年度民生工程”已成为安徽保障改善民生的金字品牌。每年以民生工程的形式,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民生问题,是我省坚持了10多年的传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群众的欢迎拥护。

2019年,安徽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37所,建成智慧学校2186所;为2.04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33.42亿元;37个县(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4个市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启动建设,“智医助理”推广到55个县(市、区)……全年累计拨付民生工程资金1215.3亿元,33项民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群众安全感指数实现“七连升”

涉及民生的问题千头万绪,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教育医疗,但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守护平安”系列行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黑恶势力人人喊打。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截至3月底,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涉恶案件1627件,破获刑事案件15869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92.78亿元。2019年,全省公安机关打掉涉黑组织数同比增长53.62%,查处、移交涉黑涉恶腐败及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公职人员数同比增长222.32%。150余万元奖励兑现292名举报人。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总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推动实现扫黑除恶“长效常治”的关键之年。全省公安机关将加强对大案要案挂牌督办的力度、加强涉黑涉恶逃犯缉拿追捕力度,推动扫黑除恶安徽公安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 据统计,2019年,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由2012年的91.94%,提升至2019年的98.33%,实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七连升”。

文明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4年来,日子越过越好,钱袋子越来越鼓,让更多人有了直接、实在的幸福感。

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安徽省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40元,增长9.1%,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6元,增长10.1%,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增速为近5年新高。

与物质生活同步提升的,还有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近期以来,黄山、亳州、阜阳、淮南、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地纷纷向社会发布倡议,深化“文明餐桌”创建活动,开展“一米线”行动,部署爱国卫生运动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明力量。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每一个人努力提升公共文明意识,养成个人文明习惯,夯实规范公共行为基础,真正构筑起隔断疫情传播的行为屏障。”省文明办创建协调处相关负责人说。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