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下好创新先手棋 谱写发展新篇章
2020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下好创新先手棋 谱写发展新篇章

□ 记者 徐越蔷/文 高斌/图
安徽创新馆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京东方110英寸8K超高清显示屏
科大讯飞的智能机器人
 

量子技术、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芯片、电子屏、智能语音合成、机器人、通用飞机……这些响当当的词汇无不显示着安徽科技创新的力量。

“安徽作为科技大省,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对安徽创新发展寄予厚望,指出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近年来,江淮儿女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指示,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下好创新“先手棋”,努力闯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国之重器”大量涌现,安徽创新闪耀光芒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全球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成功下线……

“安徽原创”“安徽首创”的成果大量涌现,这些被誉为“国之重器”的重大成果,闪耀着安徽创新的光芒。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一年,安徽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主平台建设,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基本建成,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新组建“一室一中心”8家,新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另外,组织实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3项,开发省级新产品603个。

“今年我省将强化‘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高标准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推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装置预研,持续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交叉前沿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驱动发展,唱响先进制造业“安徽强音”

从前说起安徽的制造业,大家的第一印象是“铜墙铁壁”,也就是钢铁和有色金属。到如今,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芯屏器合”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安徽的崭新名片。

2019年9月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更是让安徽成为世界焦点,以“绿色制造,高端制造”为特点的“安徽制造”正在被世界看见,先进制造逐渐挺起了安徽工业的“脊梁”。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为此,安徽深入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引进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0个。为了完善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安徽建成运行安徽创新馆,组建运行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融资担保覆盖所有县域。现在技术合同成交额稳定实现进大于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跃度日益增强。

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发生以来,安徽不少高科技企业迅速复工复产,集中研发力量,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科研创新成果,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个春节,位于合肥庐阳经开区的安徽安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放弃休假,在全省率先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大年初三那天,首批产品正式向湖北省发货。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双靶标,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整个实验仅需90分钟,即可对提取的血清完成检测,适用于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据企业负责人韦玉军博士介绍,目前安龙基因已生产数十万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盒,分批供应安徽、湖北、山东、四川、河北及上海等地区疾控和医院系统,全力支持疫情防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利器作用,一批优秀企业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持续攻关,不断创新,以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克服困难、化危为机、逆势而上。

疫情期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系列新产品新服务,延伸AI应用场景。今年2月,科大讯飞紧急攻关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对居民进行无接触医学排查,两个月来在全国已随访4000万人次。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