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顾护脾胃,从“心”开始
红枣虽好但不可过量
“熊孩子”误吞21颗磁珠
“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安徽站启动仪式暨系列活动举行
春季,精神、心理疾病高发,听听专家的建议
3上一篇 2020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春季,精神、心理疾病高发,听听专家的建议

记者 马冰璐
 

星报讯  春季本来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但也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每年3月中下旬到5月初,是精神专科医院就诊高峰期。专家提醒,正确缓解压力疏导情绪,拥抱更加美好的春天。

为什么春季精神、心理疾病高发?现代医学给出了多种影响因素:从寒冷的冬季转变为温暖的春季,气温变化急骤,会引起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生化状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造成内环境改变,进而诱发精神疾病的发生。春季光照时间开始延长,光照强度加大,脑松果体褪黑素分泌受到抑制,情绪和性腺功能相对活跃。春季空气电离度的变化也与精神疾病高发有关系。春天人体代谢加快,对一直服药的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会导致药物排泄加快,药物浓度降低,病情易于复发。有的人对于天气变化比较敏感,容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不适症状,如:疲倦、健忘、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没有食欲、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春天精神、心理疾病高发。

遇到不良情绪如何应对?专家建议,烦恼、压力每个人都有,关键是如何应对。首先应了解当下情绪,分析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从哪来、什么原因。正视这些不良情绪。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就强迫自己忍受,或用忙别的事情来淡忘,但这种处理方式并不利于情绪疏导。

专家强调,正确的方式是接受它,并采取主动的方式管理情绪。可加强运动,积极锻炼,通过游泳、散步、跑步等方式来调整压力。要学会倾诉,经常向知己、家人诉说自己遇到的问题,或用记日记的方式做自我表达。还可外出游玩,在自然环境中喊一喊、唱一唱、跳一跳,把烦躁情绪宣泄出来。此外,要摆正工作、生活、家庭等之间的关系,合理减轻自己的压力。

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情绪自控能力差的人还是应减轻工作量,适当降低完成标准,不要给自己过分的压力,学会放松。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有知足常乐的满足感。专家提醒,如果出现明显的睡眠问题、焦虑、易激动、情绪起伏大等,要及早去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进行咨询、检查和诊治。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