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新型“啃老族”,大爷大妈很无奈
2020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家有新型“啃老族”,大爷大妈很无奈
专家:帮子女“断奶”,父母应该学会说不
□ 白静 周先荣 记者 马冰璐
 

曾经,待业在家、没有收入、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的“啃老族”遭人唾弃;但如今,有知识、有工作的年轻人虽然有固定收入,却依旧在抚养孩子、承担家务、精神支柱上未“断奶”,这群人被称为新型“啃老族”。提起家里的新型“啃老族”,大爷大妈们心烦不已,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心理专家。对此,专家建议,要帮“啃老”子女“断奶”,父母应该学会说不,并鼓励子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自给自足,解决难题,而不是在子女一遇到难题时,便主动施以援手,或者出面帮忙“摆平”。

从结婚到生子,全靠父母张罗

“儿子从结婚到生子,大事小事都是我们老两口在张罗。”提起自己的儿子,合肥市民黄阿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黄阿姨的儿子今年32岁,在一家企业工作,“儿子儿媳都十分孝顺,就是都像个长不大的小孩,让人操心,经济上也不够独立。”她说,7年前,儿子儿媳提出想买婚房,那时两人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可存款加起来才两三万元,“一套婚房70多万元,无奈,我们老两口只得拿出积蓄帮他们付了首付。”

房子买好后,小两口又开始张罗装修、结婚的事,“装修、结婚的开销几乎都是我和老伴掏的钱。”黄阿姨说,当时考虑到儿子儿媳要还房贷,手头拮据,自己和老伴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便毫不犹豫地帮他们买单了,“本想着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明白居家过日子不是一件易事,可没想到儿子儿媳还是‘月光族’,一年到头也存不了多少钱。”

两年前,黄阿姨的孙子出生了,“看他俩年纪轻轻,也不会带孩子,我和老伴便主动帮他们带孩子,孩子吃喝拉撒全是我们照顾。”可黄阿姨没想到的是自从孙子断奶后,小两口便彻底把孩子“托付”给他们,过起了二人世界。“孙子跟我们一起生活,儿子儿媳周末来看看他。”黄阿姨说,就连打预防针,都是她和老伴带孙子去:“常言道:三十而立,儿子儿媳都是年过三十的人了,可是还像没断奶的孩子一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黄阿姨的儿子儿媳一样从结婚到生子,全靠父母张罗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老人们不仅要在经济上“赞助”子女,还要在生活上向他们施以援手,久而久之,子女们便形成了事事依赖父母、由父母张罗的习惯。

父母包办家务,子女当“甩手掌柜”

“女儿早出晚归,上了一天班,实在不忍心让她做家务,可有时候看到她什么家务都不会做,心里又有些着急。”合肥市民吴阿姨忧心忡忡地说道。吴阿姨的女儿今年28岁,在一家公司当会计,“她从小到大都比较乖巧懂事,上学时,考虑到她学业负担重,我们什么家务都没让她做过,后来上班了,心疼她工作繁重,也没让她做过家务。”

吴阿姨说,家里的一日三餐均由她负责,老伴则负责打扫卫生、买菜洗碗等家务,“女儿下班后要么去逛街,要么约朋友玩,要么就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吃零食。”吴阿姨说,老伴对女儿格外宠爱,“甚至女儿口渴要喝水,他也代为倒水。”吴阿姨说,如今自己和老伴身体都很硬朗,包办家务责无旁贷,“可万一有朝一日,我们都老了,干不动家务了,她可怎么办?”

吴阿姨说,最近自己准备让女儿改改“甩手掌柜”的习气,让她学学做家务,“可她却说,等到没人帮她做家务的时候她再学,真是让人拿她没办法。”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父母包办家务,子女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父母觉得子女工作压力大,自己闲暇时间多,便包办了所有家务,不让子女分担。

过分依赖父母,遇事全靠父母摆平

“儿子大学毕业后说不想找工作,想开店,自己当老板,我们便出钱支持他的创业梦想,可没想到,一遇到难题,他便向我们求助。”提起这个“长不大”的儿子,63岁的刘大叔心烦不已,“他今年已经34岁了,可还是不够独立,事事都依赖父母。”

刘大叔说,除了开店的启动资金是自己和老伴“买单”的,创业后,儿子遇到的一连串麻烦,也都是他们帮忙解决的,“找不到进货渠道、不知道怎么谈生意……我们一一出面帮他解决了。”如此一来,刘大叔和老伴俨然成为店里真正的老板,儿子也乐得悠闲,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

“最近我自我检讨了一下,觉得自己要对此承担一部分责任。”刘大叔说,儿子小时候,他对儿子格外宠爱,不管他遇到什么挫折,自己都会想方设法帮他解决,时间一长,便让他觉得,遇到难题,自己一点也不用担心,爸爸肯定会帮他摆平,“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他现在一有事,就向我们求助的习惯。”

据了解,比起在经济上和生活上依赖父母的新型“啃老族”,在心理和精神上过分依赖父母的新型“啃老族”也不在少数。

专家:帮子女“断奶”,父母应该学会说不

那么家有新型“啃老族”,大爷大妈应该怎么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金妹认为,新型“啃老族”的症结在于父母难以向成年子女说“不”,从而一次次在经济上、生活上或者精神上向子女施以援手,“对于子女,父母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们能学会独立,从而幸福地独自生活;另一方面又担心没有自己的帮助和支持,孩子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

“新型‘啃老族’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子女不够独立,在经济上、生活上或者精神上过分依赖父母,另一方面是由于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和呵护。“从表面上看,这些保护和呵护让父母感到安心,但实际上传递给孩子的潜台词却是‘你没有能力自己过日子’。”周金妹表示,有些父母害怕对孩子说“不”,害怕自己说“不”会伤害孩子,甚至损害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但如果想帮助子女‘断奶’,父母应该学会说不,有时候善意的拒绝更有助于帮助子女成长,父母应该鼓励子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自给自足,解决难题,而不是在子女一遇到难题时,便主动施以援手,或者出面帮忙摆平,有时候,当子女遇到难题时,父母向子女提供建议和意见,比代为解决更为妥当一些。”

相关链接:

“啃老”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和日本,也存在成年子女“啃老”的现象。其中,日本早在2003年便设立了“年轻人自立挑战战略会议”,开始寻找解决“啃老族”问题的对策。而在美国,有调查显示,年龄在18到34岁的美国年轻人,1/3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从父母那里寻求住房和生活费的帮助,缓解经济压力,美国的“啃老族”队伍这些年来在缓慢壮大。

针对“啃老”现象,美国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博士建议,父母鼓励孩子独立的时候不要采取敌对的态度,而应支持和理解、冷静和坚决。具体做法是:鼓励已经工作的孩子给家用钱;不滥发零用钱;孩子住在家里不能没完没了,应约定一个最长的期限;父母帮助孩子支付在外租房的首期房租,约定逐渐减少租金资助,直到孩子能够独立承担;约定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期限,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做好孩子不高兴的心理准备,他们也许会不再围着你转。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