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4月14日4版报道 “有事儿找西周”,这是安徽界首市茶棚村村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可2018年4月18日以后,大伙儿却再也说不出口。因为热心的西周走了——这个用自己省吃俭用攒出的钱资助贫困户养殖脱贫的人,这个雪夜里不顾自家房子去帮助贫困老人的人,这个在弥留之际还念叨着贫困村民名字的人,永远地离开了。51岁的柳西周,为茶棚村操劳了32年,朴实的村民们一直念着他的好。
茶棚村不小,有5600多人。柳西周作为党总支委员,村里的很多事情,他都要操心。其中的32户贫困户,更是成了他最牵挂的人。“要不是西周,我到现在还是贫困户。”村民柳云峰,由于妻子身体不好,常年需要人照料,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守着两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2014年,柳云峰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西周找到我说,不离家也能挣钱。我想干点事,却拿不出钱,是西周垫资帮我流转了23亩地。”柳云峰说。
有了柳西周的帮助,柳云峰铆足了劲干,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他又琢磨着买一个旋耕机,多揽点活再增加点收入,但还是差钱。“西周知道后,第二天就给我拿来1万块钱。后来我才知道,这钱是他借的。西周是真把我们当亲人,掏心窝子对我们好!”柳云峰感动地说。
念着柳西周好的不只有柳云峰。“西周家条件不好,但他对我们贫困户比对他自己还好。”茶棚村贫困户于伟文有双“珍贵的皮鞋”。原来,有一天于伟文要去城里办事,经过柳西周家门口,习惯性地进去坐坐。看到于伟文的鞋破得都露出了脚趾,柳西周拿出一双崭新的皮鞋,让他换上。“这鞋是西周儿子给他买的,他自己没舍得穿,却坚持让我穿走了。”在柳西周的帮扶下,于伟文搞起了红芋苗种植,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这些年,柳西周几乎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工作上,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妻子身上。无论是种地,还是两个孩子,都是刘凤英在操心。就连刘凤英去城里当家政服务员挣的工资,不少也拿来帮柳西周还了因为工作欠下的外债。
如今,茶棚村变美了,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这是对柳西周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