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当日,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朱丽主任呼吁,社会和大众应科学地认识自闭症,给予患儿更多的包容和关爱,为他们创造更加有爱的成长空间。
社交和言语交流缺陷是典型症状
朱丽介绍,自闭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
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除此之外,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
治疗训练贵在坚持
朱丽表示,因为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它的核心症状,家长们切勿因求治心切而盲目听信虚夸广告,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治疗的最佳方法是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生、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
朱丽呼吁,关注不是同情,关爱不是怜悯。生病不是孩子的过错,也不是家长的过错,希望大家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关爱,而是真正地去了解这个疾病,真正地去包容和关爱自闭症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