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一改高精尖人才的经典人设,在北京卫视的热播剧《如果岁月可回头》中饰演一个落魄且叛逆、想重回青春的“不羁中年”。“看看我们日益下垂的眼袋,看看我们脸上越来越多的皱纹,再想想我们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得飞。”剧中白志勇这一段慷慨陈词瞬间点燃观众重返青春的热情。近日,靳东接受采访时,和大家分享了《如果岁月可回头》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四十仍惑”依旧叛逆
《如果岁月可回头》一开播便引起广大观众的热烈讨论,受众跨越了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稍微年长一些的观众纷纷表示和剧中的同龄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叹中年人生活不易。靳东认为今天这个时代应该改为“四十而立,五十不惑,六十知天命”:“以前没有今天的这些电子设备,没有别的事做,所以人们思考的时间更长,所以成熟得早。今天的人虽然看似年龄和岁数到那儿了,其实我恰恰认为根本就不成熟,起码不符合我认为成熟的界定方式。”
他认为,越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就越应该提倡慢生活。“除了我们要完成工作,在家的时候大家应该更多进行一些思考,无论是夫妻还是爸妈、孩子,把这些关系梳理一下,慢下来进行十分钟思考的整合,可能会远远比你忙忙碌碌十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要强得多得多。”
在靳东看来,艺术的表达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呈现当代人的现状和问题。虽然现在的剧名叫《如果岁月可回头》,但他始终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而这样一个设问式的句子其实是想对大家提出一个警醒和思考,“因为中文的岁月不仅仅代表时间,它也代表生命,时间和生命都是不可能回头的,都是不可能回去的。”
颠覆形象“不存在刻意改变”
颠覆以往的精英形象,饰演一个落魄且叛逆、想重回青春的“不羁中年”,靳东这一次的表演堪称解放天性,展露出鲜见的喜剧天赋,无论人物形象还是角色性格都跟以往角色大相径庭,很多人以为靳东借由此次刻意转型,他却不以为然:“我不会为了改变而去改变,所以不存在刻意改变。”
“我想关注不同圈层的人,表面看上去他们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王牌律师罗槟、传奇生意人谭宗明、咨询业精英贺涵……靳东从这些角色身上,为观众展现各行各业的生活日常,剖析一般人可能接触不到的职业生活,“力所能及地多呈现一些不同题材的作品,是我给自己设立的方向。”
全局参与创作对作品负责
作为一个演员,靳东认为他最需要做的是靠近角色和人物:“我是一个创作者,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一定不能为了演去演。在做原创的前提下,我们要坚持真实性,要有非常鲜明的风格和类型,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完成表达,但不能丢失自己的土壤和真实性,更不能一味地去跟风和模仿。”
疫情当前,在休息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靳东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段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强制性地让我们停止下来,或者说让我们重新梳理和反思自己。”
保持思考,时刻清醒,他从未改变,也从未接受过任何人对他的人设定义,靳东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身体力行。“舞台上有一句名言,本来戏剧是没有法则的,一定要讲法则就是‘行动大于一切’,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在生活中奉行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