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量
宅知天下 
宅家运动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宅知天下 

□ 合肥 日月
 

以前我属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什么呢?全靠我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睡前半小时看报。出差在外,也会顺手从当地报亭里买份报纸当作“夜宵”。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正值庚子年春节放假期间,为防控疫情蔓延扩散,举国上下民众瞬间宅在家中。各小区纷纷采取最为严格的管控举措,控制人员流动,阻击和切断病毒传播、扩散。我居住的小区也不例外,就连居民采购日常生活用品也要通过网络订购,由快递送到小区门口,放进规定区域里,方能取回。当然,我订的几份报刊杂志因疫情一时难以收到。

宅!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喜欢静的人。平常爱读点书,看看报,伏案写点东西,就需要能宅得住,静下心。可这回一下子宅在家中,连报纸也看不上了,还真有些不适应呢!刚开始几天,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天天吃不香,睡不眠。往日天天看一会报,纵观天下事,这几十年养成的习惯,顷刻间,彻底颠覆。怎不让我心烦气躁,浑身感到不自在?我一下子犹如“与世隔绝”,要想及时了解掌握“宅”外事、天下事,我只好宅在家中不分昼与夜地一会看看电视,一会低头浏览手机上的资讯和微信……没看一会,眼睛就会感到吃力,有些模糊,有些不舒服,有时看不到半小时,眼睛就会感到疼痛。为了能纵观宅外天下事,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我只能“忍痛”继续阅读下去。几天下来,还真的从手机上安装的一些APP中获取到不少讯息,令我耳目一新。手机客户端的各种新闻传播迅速,融声、像、图、文一体,很能吸引眼球。

我这一“宅”,宅出阅读方式又悄然增多一个渠道。其实我并非是一个墨守成规人,而是一个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的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部队刚配电脑,我就学会了五笔字型打字和简单编程;进入2001年,我还率先在部队建立了电子图书馆;随后我又在武警部队最先主导并推行基层政工干部利用局域网开展“远程教育”。为此,武警总部政治部专门派人前来总结推广了这一做法。曾几何时,网上购物、网上社交平台……新生事物一出现,我还从来没有落过伍,QQ、微信、支付宝、淘宝、手机银行、滴滴打车、新闻网站……我都是在第一时间下载安装,但我仍是“涛声依旧”:与人聊天,还是习惯打电话;购物,还是喜欢到实体店里去;获取各种讯息,还是钟爱看报……这些天长日久养成的习惯,一点没因为这些新媒体的应运而生而改变。我之所以一直把手机只当作通讯工具,不喜欢从手机上获取消息,完全是担心低头看久影响视力,影响健康。

人们通常说“习惯成自然”。所谓习惯,以我一孔之见,是一个人长期以来在生活、工作、学习点滴之中养成的一种行为方式。在中国古文中称之为“ 习贯 ”。据《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汉应劭也在《<风俗通>序》中写道:“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习于旧贯,而逐渐养成,且不易改变的行为,这就是“习惯”。

可宅在家中,一宅就是十几天,成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要知“宅”外事,就只能靠手机了。我也只能打破常规,颠覆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保持的阅读习惯,通过手机阅知天下事。

2月10日复工第一天,我一进办公室,第一眼看到桌上摆放着厚厚几叠报纸,如获至宝。久违纸媒的那股熟悉的墨香,扑面而来,我有些兴奋,更感到有些亲切……临下班时,也没忘记带上一叠报纸,晚上回家“重温”昔日的阅读习惯。

复工后的疫情在一天天好转。进入3月以来,我国疫情已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并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全国除湖北以外,已连续十几天无新增本土确诊和疑似病例……而就在这时,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甚至连非洲的一些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每天新增的速度令人担忧。我,渐渐平静下来的心,又一次翻腾起来。

祈愿新冠肺炎疫情早日从地球上消失。到那时,我就可以安安心心捧一杯茶, 看看报纸,偶尔当回“低头族”。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