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挖掘“宅经济”潜力 丰富新业态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门帘隐患须重视
“共享员工”愿景可期 但也需依法规范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挖掘“宅经济”潜力 丰富新业态发展

□ 周家和
 

现在,网络购物一下成了日常生活的刚需。很多电商平台生鲜类商品近一个月的销量成倍增长。据悉,在京东旗下的一家生鲜超市,蔬菜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5到7倍的增长,比如,平时每天有3万到5万订单的销售额,现在达到20万、30万的订单。(3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

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原本的生活消费习惯被打乱,宅在家里成为近一段时间人们的新生活状态。不仅是电商平台的一些线上零售火了,随着复工脚步而来,一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网络培训、居家办公等新业态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笔者认为,异军突起的“宅经济”,依托互联网,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等特点,撑起了疫情防控期间国民消费的“半边天”,以及开启了部分员工居家工作的新模式,确实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宅经济”丰富经济新业态发展的长期影响。

现代互联网、大数据等电子技术发展很快,为“宅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疫情过后,“宅经济”也不会 “昙花一现”。事实上,“宅经济”的出现,已给了许多行业新的生机。居家办公、“云会议”等变相地推动企业创新,改变不少经营业务的传统做法,重新定位了市场。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一些相应的线上就业需求,增加了大量居家办公、居家经商者的就业机会,丰富了新业态的发展。

“宅经济”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富矿,只要深度挖掘,就能更好地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助推经济发展。笔者建议,各生产和服务性企业要及时把握“宅经济”丰富新业态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变革,促进创新升级。比如,电商平台从线下单一渠道转变为全渠道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消费者为中心;进一步加快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发展等。我们相信,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日趋成熟,“宅经济”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由其催生的经济新业态也会越来越丰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