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乡村春晚”遍地开花 文明果实值得期待
公众须理性看待春节网络红包大战
“表白墙”成 “诈骗墙”须警惕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乡村春晚”遍地开花 文明果实值得期待

□ 丁慎毅
 

农历庚子鼠年即将到来,一场场乡村春晚在金山、闵行、松江、青浦、嘉定、崇明开演,热热闹闹迎接新年。这是沪上首次集中推出“村晚”,近40场活动涵盖汇演、展览、市集、非遗互动体验等,展示各区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成果,而唱主角的无一例外是村民。(1月18日 央广网)

“乡村春晚”在农村遍地开花,我们看到了农民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农村年味从过去的简单娱乐模式,到当下的“乡村春晚”融入更多的时代声音,彰显了村民对于伟大时代的笃定。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梦”“美丽乡村”“红色文化”“5G”等等内容,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春晚中都能看到生动形象的演绎。

我们看到了农民的文化自信。原来连当地农民自己都不待见的文化传承,随着农村生活奔小康,这些传承则成了农民的骄傲,各村都有了农村文化的领军人物,他们带领村民充分挖掘出农村传统文化的最大价值,并与现代农村文化、城市文化融为一体,让土味与洋味的融合,创造了新年味。在丽水,“乡村春晚+侨乡文化”不仅唤起了海外华侨的思乡爱国之情,更打开了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户,搭起了一座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

我们看到了政府对农民共建共享公共文化的推动和保障。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亿万农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迫切需要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尤其是要在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各地政府在乡村文明需求识别、利益协调、资源整合和价值监管层面的责任认知越来越明确,正在不断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重塑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

只有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才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通向农村的“最后一公里”,从而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亿万农民,政府推动、农民自觉自愿参与的乡村春晚正是这一理念践行的典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