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曾:战火中成长的光影岁月
2019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张荫曾:战火中成长的光影岁月

□ 马启兵/整理 据《安徽画报》
1951年秋,金城前线,俘获飞贼,拍摄于抗美援朝战争中
乡村姑娘忙烫发
《鹅场》
1983年,国家汽车工业部门,为支援皖东农村,将数百辆汽车开到滁州,供农民选购
1982年,嘉山县女山湖,水上婚礼
农村集市中的农机市场
摆谱
凤阳农业专业户
 

张荫曾,1932年生,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入朝作战并荣立二等功,其间成为战地摄影记者。1957年,复员到安徽省嘉山县(今明光市)工作。曾任滁州市文联副书记、文联副主席(主持工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在朝鲜战场上与摄影结了缘,六十年痴情不改。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他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为时代留存了珍贵的瞬间。

张荫曾口述:

1949年4月,解放大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我参军入伍。在二十七军八十师政工队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嘉兴、松江、上海战斗。

1950年10月,成为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在朝鲜东线的冰天雪地里参加著名的第二次“长津湖战役”并荣立二等功。战后,师部选派我当摄影员,到九兵团跟随兵团摄影组组长张崇岫老师学习战地摄影。

我们学员用的都是从战场上缴获的简易的柯达相机和胶卷,晚上钻在被窝里学习冲洗胶卷。一个星期训练结束,每人配备一台德国产,可拍16张的蔡司120相机。从此,我与摄影结了缘。

我用这台相机跟随部队,拍摄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照片,其中《俘获飞贼》照片,获志愿军举办的全军摄影展二等奖,奖金60元。当时我军在朝鲜金城一线打阻击战,一架敌机被击伤,迫降在我军阵地上,飞行员被俘后交待已向美军第七舰队发报,答应派直升机前来救援。师部决定来个“瓮中捉鳖”,派我跟师参谋长一道带一连战士迅速隐蔽在敌机翼下。不久,十多架战斗机保护一架直升机飞临上空,在坠机四周狂轰滥炸,然后,直升机放下绳梯,一名救援人员刚从梯上悬着,这时我军立即开火,直升机慌忙上升,一片旋翼打到山石后,一头栽到地上,我军一拥而上, 当即将直升机和两名飞行员俘获。一场小战斗,俘获了两架敌机、三名飞行员,我当场把这些一一拍入了镜头,其中美军飞行员从直升机中高举双手投降是主要一张。

志愿军回国后,我被调入二十七军摄影组。1957年,我复员到安徽省嘉山县工作。虽暂时与摄影“断了线”,但仍是名摄影迷,用一台破旧照相机,不时拍些照片,向省地县三级报刊投稿,不少照片被选用,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风起云涌时,全国一哄而起成立人民公社,《安徽日报》一时没有这方面稿件,恰巧我寄去嘉山县先锋人民公社成立时一组照片救了急,整个头版套红刊出11张照片,受到报社表扬。

后来我调到嘉山县文化馆任副馆长,专业摄影,使用海鸥120照相机,跑遍了全县山山水水,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我都拍了大量照片,除用于本县展览外,还向省、中央报刊投稿。其中的作品《鹅场》先在省影展中获一等奖,后又被《中国摄影》两次刊用,《大众摄影》还选为封面并作专题介绍。作品《鹅群》以农村改革开放的生机、丰富的内涵获得全国评选金奖,成为那个时代的影像符号。这幅作品还被选送到欧洲、美洲等地展出。

六十多年人生是短暂的,抚今思昔不禁感慨万千。摄影战线上许多战友已长眠于九泉之下,他们的功绩、品德大多不为人知,成为无名英雄,我和他们相比深感自己的渺小,自愧不如。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