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使命
2019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坚守初心使命
——从数字看淮南转型之巨变
□ 记者 吴传贤/文 陈彬/图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大学生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南市寿县了解淝水之战典故
国家4A级风景区淮南八公山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大学生走进安徽淮南市高新区大数据展示中心,感受智慧城市改变生活方式
国家电网安徽检修公司职工对淮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淮南变电站运行设备进行巡查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大学生走进安徽淮南市高新区大数据展示中心,感受智慧城市改变生活方式
 

淮南市是一座因煤而建的资源型城市。建国70年来,淮南人民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力前行,铸就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老矿区,向一个充满活力、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阔步走在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的新征途上。

记者根据淮南市统计局,发改委提供的数据与相关材料中,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淮南70年的巨变。

经济总量增长了145.3倍 人均GDP跨越新台阶

经济总量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关键性指标,淮南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8亿提高到2018年的1133.3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45.3倍,人均GDP由1978年的561元,提升到32487元(折合4909美元),财政收入由1952年的622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73.9亿元,增长2795倍。

城市影响力日益增强,行政区划面积由1952年初的1091平方公里,发展到5532平方公里,总人口由1952年的79.3万人发展到2018年的389.7万人,增长3.9倍。其中非农业人口由13.9万人,发展到169万人,增长11.2倍。城镇化率达到64.1%。城市道路由1952年的7平方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144.8平方公里。

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正向“五大百亿”推进

2018年,淮南市已拥有高科技技术企业96家,全年收入160亿元,拥有创新企业162家,实现产值163.7亿元。大数据百亿产业、新功能材料百亿产业、陕汽及其配套百亿产业、煤电固废综合利用百亿产业、煤化工百亿产业等五大“百亿产业”正在加快推进。

淮南站在高新科技前沿,提前布局新兴技术产业计划,坚定地实施创新发展战略。201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云海战略”,借助云计算技术发展大数据,淮南以此成为华东地区未来发展战略的城市。2013年,淮南又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智慧试点城市。现在大数据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一批围绕着“云海战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一一建成投入运转。投资45亿元的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一期6000个机架投用,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爱奇艺等2500余家相关企业入驻,建设大数据展示中心,国内首个钱学森智库分中心等。一期投入267亿元的中安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已顺利投入试生产。十年磨一剑,将黑色煤炭终于转化成白色颗粒。即煤制聚乙烯、聚丙烯成功诞生,并被广泛用于家电、汽车、电线电缆等众多领域,标志着淮南新型煤化工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的集聚与科研人才政策的实施。2018年淮南已建院士工作站1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76个,科技孵化器3个,集聚国内外280余名行业领军人才和2300多名高层次创新人才。

加快国家和高新区建设,淮南大数据已形成储备、交易、应用三大体系产业链,做大做强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现代医疗,现代装备制造业等战新产业基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与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2018年淮南市战略产业产值、高科技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居全省第五,第二位。

1984年,淮南被国务院批准为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城市”,1985年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市,现在,淮南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淮河生态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重要城市成员单位。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