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1998年5月。那年那月的29日,我当兵19年来第一次休假去了云南。那天,我在西双版纳的一位战友陪同下,驱车前往勐海县打洛镇。计划经过此镇,进入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首府勐拉,进行短暂一天的跨境观光。
打洛镇,位于我国西南端,属西双版纳勐海县管辖。这儿,国境线长36.5公里,仅与缅甸一步之遥,并与泰国接壤。1991年8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为二类口岸;1997年3月,中国打洛-缅甸勐拉口岸被列为中国与缅甸双方共同开放的口岸之一。在这片神奇的国土上,傣族世代生存,并安居乐业。沿街有不少错落有致的高脚竹楼和充满东南亚风情的佛寺、佛塔,真可谓是一派绚丽的异族风情画卷。
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总面积4952平方公里,辖勐拉、南邦、色勒三个地区。首府为勐拉(Mong La or Mongla),因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有个勐腊县,两个地名读音相同,故而中缅两地百姓都习惯把勐拉称作为“小勐拉”,加以区分。
勐拉“深藏”于缅甸掸邦东部的一片茂密丛林中,距景栋88公里,与闻名于世的“金三角”紧邻;与泰国接壤;与老挝相邻;与我国山水相连,并有通往我国思茅市和湄公河港口索累的等级公路,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各国的一个重要门户和最近最便利的口岸。
这儿,不仅有其独特区位优势,而且风景秀丽,风情浓郁。漫山遍野的原始热带雨林连绵不绝,宛如一个五彩缤纷的神话“王国”。缅甸爱尼族、掸族、布朗族、佤族、果敢族、缅族等13个民族,约8.5万人,世代居住在这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里。
自从中缅两国打开国门,开通了边界游,内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旅游观光。其中,中缅友谊大金塔,就是中缅边境第一宝塔,也是象征着中缅两国世代友好相传的见证。勐拉各景点艺术殿堂、大金塔、卧佛景区、和平塔、金四角民族乐园、禁毒展览馆、珠宝玉石展览馆……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其中,被联合国国际组织誉为“勐拉禁毒模式”的禁毒成果展览馆格外引人注目。此外,位于勐拉山顶上的一座佛教寺庙,还有那座风景秀丽的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教堂,更是引人入胜,天天的客流量是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熙熙攘攘,游客满堂。
漫步在缅甸勐拉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寺堂庙宇、商家店铺……很难找到那种走出国门的感觉。这是因为:簇拥在一起的人,是同一种肤色,讲着同一种语言;抬头看到的牌匾,清一色的中、缅文对照;就连逛商场、进景区,全都用的是人民币;边界两边的边民,住的房屋基本上也都是一样的高脚楼,包括一些风俗习惯也大致相同。
唯有与我国内地有着显著区别的是,两国寺庙建筑风格有所不同。我国内地寺庙讲究“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大多建造在大山深处,其建筑风格多为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组成;建筑大多是高高红墙、飞檐走甓、屋顶黛瓦,对称稳重,和谐宁静,气势雄伟。而素有“佛塔之国”之称的缅甸,佛寺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缅甸佛寺建得是千姿百态、星罗棋布,有的建在城区中心,有的镶嵌在乡间旷野,有的耸立在山岭之上,还有的造在江河沿岸;其外观颜色多为金色,也有白色和砖石自然色;其形状多为锥体形、悬钟形、复钵形,还有综合形、拱形、方形、石窟形,让人目不暇接。
因为缅甸勐拉原本就与我国有着难以割舍的历史渊源。据陪同的战友介绍,有文献记载,这儿曾在唐朝时,属于南诏国;到了宋代,为大理国。清初时,追随明代永历帝朱由榔残部的一批官兵和受到清政府迫害的一批平民又纷纷举家,南迁至此。因而这一地域的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人的始祖来自中国,具有华人血统。如“果敢族”,在18世纪,这支中国移民后裔就成了科干山一股很强大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清政府把果敢割让给英属缅甸,果敢中的汉族人,从此就变成了缅甸一个少数民族“果敢族”。在“果敢族”中,有95%以上人的血统是汉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远征军也曾在此战斗过,至今还留存着远征军当年的一些营房、阵地等遗迹。
战友还告诉我,还有资料显示,这里还有一些内地居民遇上灾荒而陆续南迁,再加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有一些“知青”越境进入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安家落户”。因而这儿的人虽身居异国他乡,但从未忘记始祖,一直保持着始祖的文化和习俗。所以不少人从内地来此旅游,都有和你一样的感觉,这一点点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