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朋友圈当做言论自留地
提升带薪年假执行力还须综合治理
别让“代写机器人” 成为“作假神器”
常道
下一篇4 2019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别把朋友圈当做言论自留地

 

□ 苑广阔

微信作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其朋友圈功能成为人们分享生活点滴、心情随想的一个重要平台。然而,由于其公开性,发在微信朋友圈的内容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发侵权。日前,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就判决了一起因当事人在朋友圈骂人最终赔偿对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案子。(8月5日新华网)

被告人皮某之前肯定没有想到,自己发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加配图,竟然招致了一场官司,现在不但经法院判决,自己要在微信朋友圈发布道歉性质的文字,而且还要赔偿对方精神损害抚慰金。而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她发布在微信朋友圈的文字和图片,涉嫌辱骂原告,对其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害。

虽然在朋友圈发布道歉信息,并且赔偿对方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的法院判决,单纯从结果上来看并不算严重,但是通过这件事,却带给我们诸多的警醒。其中最大的警醒就是别把朋友圈当做自己的言论自留地,想说啥就说啥,当你说的内容是虚假的、不存在的,就可能涉嫌造谣而被追究法律责任;当你说的内容涉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样会因此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招致法律的追究与惩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朋友圈确实可以由你来做主,发布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发布,都可以由自己说了算。但微信朋友圈并非法外之地,而是同样要接受国家法律的约束,同样要遵循社会公序良俗。一旦有人在微信朋友圈撒野,有逾越道德与法律的事情,不管是涉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还是涉嫌危害公共利益,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为此付出代价。

微信或微信朋友圈具有自媒体的属性,而除此之外,现在还有众多平台推出的自媒体,一些所谓的自媒体大号粉丝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一旦在上面发布不妥当的、涉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内容,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到了那时候,显然就不是赔礼道歉,然后赔偿区区1000元钱那么简单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