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利七十年 治淮兴水惠民生
蒙洼蓄洪区的昨与今
心系佛子岭,要呆一辈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蒙洼蓄洪区的昨与今

 

备受牵挂的蓄洪区百姓

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洪水,为了防汛大局,蒙洼蓄洪区群众作出了巨大牺牲。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牵挂蓄洪区的乡亲们。2008年元月12日,胡锦涛冒着严寒来到蒙洼蓄洪区李郢村郑台孜庄台看望,其间来到了村民郑继超家中。“总书记问候我们生产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困难,还问国家给的蓄洪补偿款发到手了吗。”郑继超回忆说,胡总书记问得特别认真仔细,特别令他感动的是胡总书记离开他家时,看到院子里架起了自来水管,便拧开水龙头,用手捧起冰凉的水喝了一口。“这说明了国家对我们的关心爱护,生活哪能不变好呢!”郑继超言语中满是感激。

2010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王家坝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在汇报会上再一次提到了王家坝精神。他说:“王家坝精神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尊重规律、综合防控的科学治水精神。”至此,王家坝精神被温总理精炼提出。

2016年7月,李克强总理抵达王家坝闸视察淮河防汛,提出一定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蓄洪洼地不能变成民生洼地。

2017年12月6日至8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深入王家坝镇李郢村郑台孜庄台蹲点走访,与村民同吃同住,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共谋乡村振兴良策。

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是淮河汛情的晴雨表,一直备受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心、牵挂,成为我国防汛抗洪历史的重要见证!

庄台美了,生活更幸福了

庄台曾是一种特殊的防洪工程,通过垒起台基,或者选择天然的高地,在上面建设村庄,蓄洪时群众就到这里居住避难。这个于国家治淮过程中诞生的临时住所,随着近些年蓄洪区的不再启用,成了百姓们的固定居所,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旧貌换新颜。

“过去开闸放水后,洪水围住了庄台,生活非常不方便,买油买盐烧柴都很困难,只能勉强度日,现在那就太幸福了。”郑继超谈起庄台的变化感慨不已。郑台孜庄台是王家坝镇十九个湖心庄台之一,庄台共96户、300多人口。以前庄台多是应急建设,建设标准低,人均土地面积仅有20平方米,路只有1米多宽,拥挤、混乱的生活环境令人叫苦。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阜南县以脱贫为统领,以改善庄台环境为突破口,加快打造宜居生态庄台。通过全面实施庄台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美化“五化”整治和一条文明路、一口干净塘、一块文化墙、一个小广场“四个一”建设,现在的郑台孜庄台是一个令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楼房排布错落有致,沥青道路平坦宽阔,绿化树木品类繁多,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现在的生活不用愁,我和老伴有养老保险,孩子们还经常给钱给东西,村里这几年家家都买了摩托车,还有买小轿车的,放在以前哪敢想。”郑继超高兴地说道。

曾经不敢想的如今变成了现实,这对82岁的郑继海来说同样如此,与郑继超家仅有几十米之隔,爱好花草的他把家里布置成了小花园,每天在村里散散步、与花为伴成了他现在最开心的事。阳春三月,那些盛放的花朵似乎在告诉人们,洪水泛滥早已是过去时,当下的生活幸福且美好。

阜南县王家坝镇地处淮河上、中游接合部,蒙洼蓄洪区上游,距阜南县城25公里,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就坐落于此。自1953年建闸以来,王家坝已有15次开闸蓄洪,蓄洪区百姓用一次次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换来了千里淮河半个多世纪的安澜,铸就了“顾全大局、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