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怎能“静悄悄”
非常道
“夹生干部” 要靠制度“催熟”
“动物园”进商场需三思而行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夹生干部” 要靠制度“催熟”

□ 朱 丹
 

有些地方的业务干部对分管业务不熟悉,对最新政策一知半解,工作总是落实不到位。遇到问题自己不懂,也不深入学习研究,这种“夹生干部”已成为改革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影响基层政策落实,甚至衍生软性不作为。(5月29日《半月谈》)

“夹生干部”是指对政策一知半解,在工作上一无所长的现象。这些干部表面看是学习不够、业务不熟练、政策不熟悉,实际上却是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缺失,作风浮漂的体现。

夹生干部的表现大抵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不注重学习。在工作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懒于思考,惯于甩手,严重影响工作落实。二是缺乏担当意识。遇到问题,不是积极研究解决,而是畏首畏尾,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害怕担责,不敢作为。习惯听从上级指示,导致一些事情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行政效率。三是脱离实际。一些党员干部习惯闭门造车,缺乏深入基层意识,遇到事情分不出头绪,不是人浮于事,就是想当然地决策,不注重结合实际,不尊重群众意愿,导致决策与现实不符,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结果。这些都是夹生干部的表现。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建立机制,完善制度,用考核和问责等方法去催熟这些夹生干部。一方面,建立学习制度,保持“充电”状态。为民服务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因此,要想满足工作需要,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可是一些干部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需要采取措施,引导党员干部注重学习,比如,可以开展业务考试、可以适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学习培训等来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强化考核问责,形成制度倒逼。夹生干部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考核问责机制。这就需要补上这个短板,加强作风整顿,建立相应的考核问责机制,甚至可以实施末位淘汰制等,增强党员干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当工作能力与个人利益挂钩,党员干部自然就会注重学习,提升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