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活”起来的时光匠人(一)
2019年5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在安徽修文物
让历史“活”起来的时光匠人(一)

□ 记者 吴承江 黄洋洋/文 黄洋洋/图
修复师将古籍小心翼翼地拆开,用镊子把虫蛀、粘连的书页一点一点剥离下来
修复师修复古籍使用的仍是最传统的工具
安徽省图书馆年轻的古籍修复团队
做色是修复中的重要步骤
刘祥生在打磨陶罐中
李立新正在查看一件断裂的青铜器
 

以手雕刻时光,温柔磨亮沧桑。 当你走进博物馆,被那些精美的奇珍异宝所震撼,情不自禁感叹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可曾想过,那些满载着文化和历史的文物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得以顺利展出,文物修复师们耗费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文物修复是一个漫长而细心的过程,无论是与历史对话、挖掘文物背后的诸多逸事;还是责任在心,要让修复的每一件文物价值得以体现;抑或基于热爱,从工作中得到学习与收获,文物修复师们就像医生一样,通过自身的“技艺”让历史珍宝焕发新的生命。日复一日的雷同工作,考验的是人心,体现的是匠心,在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以及安徽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就有一群终日与文物为伴的神秘工匠。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古籍修复:让古籍重焕新生

臧春华是安徽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的古籍修复师。这个听上去有些“神秘”的团队,只有5人,34岁的他,年龄最大,入行最久。

该中心是全国25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之一,更是安徽唯一,担起了安徽省古籍修复和技艺传习的重任。“图书馆馆藏的图书里,年代久远的古籍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破损严重的古书,有老鼠咬的,虫蛀的,各种发霉的。要修复这些图书,只能用剪刀、锤子等最简单的工具和最传统的手艺,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修。”臧春华说。

臧春华和四位同事都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是中国最早开设古籍修复本科专业的高校。古汉语、版本学、字画装裱、书法篆刻等学科训练,让他们掌握了多种与古籍修复相关的专业知识。面对海量需要修复的古籍,需要他们付出数倍于普通人的耐心。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安徽省公藏单位馆藏古籍有100多万册。引用行业通行说法,这其中大约有1/3需要修复;而在这1/3里,又有约1/3急需修复。2007年时,中国只有100多人从事修书这个行业,到如今可能也就几百人,而安徽只有十几个。”臧春华说:“单单安徽省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我们几个人修到退休,都修不完。”

在安徽省图书馆的一角,五位年轻人每天都在埋头修书。配纸、拆书、溜口、修补、折页、锤书、装订,日复一日。虽然有些枯燥,但他们仍对这份工作保持了极大的热情。

“每一本古籍都很珍贵。让这些文字留存下来,是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31岁的耿宁修复古籍6年,在她看来,古籍修复不仅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良心”活。如今全国已有十余家院校开设了古籍保护相关专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这个行业,一本本古籍也正等待着在这些“修书人”手中重焕新生。

陶瓷器修复:不让精美的文物“睡”在库房里

走进刘祥生的工作室里,他正在打磨一件陶罐。“现在做的罐子是三国吴时期的陶罐,原先破碎的地方已经把它修补粘接起来了,这之后就要反复地打磨、做色,直至与原来的本体尽可能地相同。”刘祥生说,大一点的陶罐修复好要一两年的时间,普通的也要好几个月。

2011年来到安徽博物院,一开始刘祥生从事的是文物摄影工作,给文物拍照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文物非常精美,但是许多都破损了,“我就想把它修复好,呈现给观众欣赏,不要让它一直在库房睡着,那不能体现它的价值。”

2014年,刘祥生开始学习陶瓷器修复,这是个不容易做的活儿,拿到器物后首先要观察,再历经清洗、拼接、补配、打磨、做色、做釉……每一步都有必须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下雨天,就不能做色、粘接,只能去打磨,因为湿度和低温会对器物产生很大影响。”刘祥生说道。

陶瓷器的修复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文物安全,基本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在刘祥生看来,想把器物恢复成原始的模样是非常有难度的,目前安徽博物院从事陶瓷器修复的文物工作者,仅有4人。“现在是IT时代,很多人坐不住,动不动就要刷下微信、看下手机,你要从事文物修复的话就要有责任感,一门心思扑在上面,如果觉得累了,可以去看下那些精美的文物,或者去学习了解别人是怎么修复文物的,寻找些新方法、新材料,探索新的可能,这才能把事情做好。”

青铜器修复: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充满乐趣

“文物从侧面反映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很多的潜在信息在里面,通过对文物的修复,你会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比如不同的铜镜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锈蚀,就像一种名为黑漆古的铜镜,在锈蚀后表面,会呈现出通体全黑非常光亮的状态,并且以后就不会再锈蚀了,这就非常有意思。”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室的李立新师傅说道。

安徽博物院青铜器修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彼时,南派青铜器修复大师金润生修复了被毛主席赞叹“能煮一头牛”的著名国宝重器楚大鼎,其后,子承父业,再收徒传承,至今,南派青铜器修复技艺在安徽博物院已有第5代传人,修复青铜文物万余件,其中就包括楚大鼎、龙虎纹鼓座等国之重器。

青铜器修复作为一种传统技艺,经历代发展已成为集清洗、去锈、拼接、焊接、整形、补配、做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体系,虽然现在有了更多科技的加入,但绝大多数工序仍要靠手工完成。李立新是2010年进入安徽博物院从事青铜器修复工作的,至今已有上百件锈迹斑斑甚至破损的青铜器物,经过他的细心“医治”,重焕生机。在他看来,修复文物最重要的是耐得住性子、细心负责,“文物修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点一滴去琢磨。作为一种技艺,纸上得来终觉浅,需要去动手操作。之外,要有责任感,每件文物都是唯一的,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对文物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青铜器修复一般有数十道工序,面对不同的器物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李立新说,青铜器与陶瓷等器物较大的一个区别是形变,比如罐、鼎、樽等立体器物,会因泥土压迫、墓葬坍塌等原因而形变损坏,这就需要借助很多的工具,短则三五月,长则一两年,才能慢慢给它恢复到原来的形态,“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是当你对它产生了兴趣,就会从中发觉更多的乐趣。”

目前,安徽博物院从事青铜器修复的师傅一共有5人,最大限度延长青铜器物的寿命,是他们最朴素的初心和坚守。 (下转05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