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无声食堂”温柔以待
非常道
面试安排打麻将 这牌是胡还是不胡
大学生开始“养生” 并非不可取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9年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请对“无声食堂”温柔以待

□ 王瑶
 

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实行一个多月了,就餐时安静了许多,秩序也变好了,低年级段学生就餐时间缩短约5分钟,粮食浪费情况也有好转。”副校长林勇说道。然而,此举却引发舆论热议。(4月16日澎湃新闻)

“无声食堂”的争议之处在于部分民众觉得此举是对孩子个性的压抑,笔者以为,孩童自由的天性当然要呵护,但自由也是要分场合和时机的,不顾语境、不论现实,一味地谈自由、谈个性,表面上是在爱孩子,实则是更深层地害孩子。且不说“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究竟是否有道理,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在封闭的学校环境中要管理好数千名孩子,没有规章制度约束,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从报道中可知,“无声餐厅”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借鉴他校经验,又与多方商量的基础上才实施的,并且效果也不错。这种无声的环境之下,孩子的表达由之前的言语变成了手势,必要的交流依然畅通无阻,少了嘻嘻哈哈的笑闹之声,收获的是减少了浪费、促进了消化,并且还节约了时间。显然,学校此做法并非想象当中的“一刀切”,而是依据自身实际所作出的决定。不少父母似乎已经习惯了两种态度来面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父母在家中时常被孩子不好好吃饭、磨叽时间气得头痛;另一方面,又对学校的管理过多地指责。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找不到方法来管,也不愿意别人花心思来管,到头来,看到孩子各种淘气,又把气撒到孩子身上。这实在是要不得。

可见,“无声食堂”的争议背后,其实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理念的对撞。对父母而言,其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但这种理念应当与学校教育理念求同存异,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两者的最终目的肯定是一致的,宽容以待学校教育方式,多思考此种方式背后的良苦用心,少些指责,多些思考,共同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