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牌统一设成 “黑底白字”不可取
非常道
消除 “精神贫困” 关键在“精准”
不能让孩子们一直 “没有儿歌唱情歌”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消除 “精神贫困” 关键在“精准”

□ 张国栋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然而,仍有一些贫困群众存在脱贫动力不足、意愿不强以及“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精神贫困”现象,阻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消除贫困户的“精神贫困”刻不容缓。(3月25日《经济日报》)

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帮什么。经验一再证实,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既需要加大外部帮扶力度,更需要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大精神力量,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靠辛勤劳动才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进而言之,消除“精神贫困”,关键仍在“精准”二字。一些地方重于物质扶贫、疏于精神扶贫的做法,惯坏了这些地方的贫困户,以“家贫”为由,认为给钱、给物理所应当,对物质扶贫产生依赖,导致越扶越贫,即便脱贫也很容易返贫。

“天雨不润无根之苗”。脱贫攻坚不能由政府和扶贫工作队“包打包唱”,而对那些因精神贫困而导致绝对贫困的人群,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激活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加强贫困地区就业、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让贫困群众学习更多技能,靠双手勤劳致富

思想指引实践,理念引领行动。经济可以贫困,但是精神不能贫困。消除“精神扶贫”的精髓在于“授人以思”。只有从主观上形成脱贫愿望,才会产生持久的内在动力,相比于“物质扶贫”,“精神扶贫”更为重要。

因此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阶段的今天,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精神贫困”问题,咬住“精准”二字不放松,在精神扶贫上下更大功夫,“志智双扶”,帮助贫困群众摆脱精神贫困、树立主体意识,让扶贫对象从“依赖中走出来”,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这是适应扶贫新形势、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求,也是拔除贫困之“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