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记忆
温暖的元宝澡
乡村之夜
下一篇4 2019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城东记忆

 

□ 合肥 日月

肥人都知晓,城东有一个贫民窟,叫八百户。

那是在1956年,合肥西郊大蜀山脚下的蜀山人民公社辖区内要兴建一座水库。据《合肥市志》记载,1954年7月10日,合肥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淝河水位陡涨至16.19米,淮河路水深齐腰,水西门、杏花村水漫屋顶。全市有6250多间民房被冲倒,13000多亩农田被淹……为彻底解决这一水患,同时为解决城市供水以及农田灌溉,经省政府决定,兴建董铺水库。这年冬季,先在大蜀山脚下修建了一座马小郢水库。直到1956年7月,又在南淝河正源作为董铺水库的选址。这年11月董铺水库破土动工。也就是在这年隆冬,我的父辈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金大郢,从此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挑着行囊,迁移到城东安家落户。我的父母挑着我的两个姐姐,紧随着迁徙大军,从合肥城的西北角,步行几十里,来到城东,自己动手盖起了2间茅草房,安居乐业了。当时一起迁来的共有八百户,由此而得名。

八百户,说是城市人,未免有些高抬了。因为在那居住的是清一色的失地农民。虽说到了城里,但人们的生活习性一点点没有改变。说是农民吧?也不太准确,不仅没有了土地,而且大凡迁徙而来的,只要有劳动力,政府也都给安排了工作,是标准的工人。不过刚进城的农民,都因吃没有文化的亏,基本都没被安排到国营工厂上班,而是清一色地被安排到搬运队、路工队、建筑队……这类靠卖劳力、凭力气干活的大集体单位工作。我就是出身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的家庭,父母目不识丁,姊妹四个,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家境清贫。

打从我记事起,两个姐姐为了不让父母负担过重,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开始做些临时工,来补贴家用。姐姐们经常讲,三年自然灾害时,她们经常步行四十多里路到母亲老家三十庙阮大郢去挖野菜,到已起过的山芋田里拣漏掉的小山芋或山芋藤子回来充饥。那年月,父亲常年在外,基本上属于那种自己挣钱自己花的人。全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人辛勤劳动挣的一个月仅有14块钱的工资来维系。

我的母亲,是个独生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可自从嫁到金氏家族,就一生任劳任怨,贤惠善良,宽厚待人,不善言表。属于那种甘愿自己吃亏,也绝不会亏待别人的人。随父亲拖儿带女来到城里,被安排在路工队上班,工地经常是离家有好几里路,甚至有时还有一二十里路。母亲晕车,身体瘦弱多病。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母亲总是每天天还没亮,就带着饭盒子离家步行去上班;每天晚上,也多半是要到八九点后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就这样,母亲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勤劳工作二十多年,后来直到为了“上山下乡”的大姐能早日回城顶替,母亲才提前退休,安度晚年。

城东的八百户,也因分得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的“红利”,在几年前拆迁,建起了一个取名为“福海居”的新社区。但我对城东的记忆,因这些一幢幢高楼大厦的矗立,反而更加清晰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