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钾明矾非遗发现记
等一场雪 温暖岁月
深秋木芙蓉
下一篇4 2018年1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庐江钾明矾非遗发现记

 

□ 庐江 夏冬波

庐江的明矾和矾矿,我最早是从清代诗人江开的《矾山行》知道的。江开江龙门的诗描写了矾山峭壁之险和采矿工人采石之苦,当时感觉很神奇。后来到矾山,见到了大照壁、小照壁遗址,知道矾矿业在庐江县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耕大县中矿业经济的重要地位,加之本人是学药物学的,明矾也是重要的矿物类药物,越发对矾矿业产生了兴趣。

2007年我由庐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动要求到原庐江县文化旅游局任职,分管文博图工作,正好赶上文化部牵头组织开展非遗普查,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把庐江传统钾明矾制作工艺(“工艺”后来按要求改为“技艺”)挖掘出来。

要了解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首先是要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然后发掘其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以及它的传承、文献资料情况和在全国的影响力。经了解,当时比较有影响的还在生产的矾矿企业是安徽省庐江县矾矿昌盛矾业有限公司。在矾山镇政府孙慧宣委的带领下,我们认识了公司经理吕孝山。

当时矾矿已经停业,大量工人下岗,我们第一趟只是听听吕经理的讲解,看到了矾矿昔日的辉煌,包括文字介绍、图片展览,还看到了过去矾矿工人下井采矿用的马灯、手电筒、矿灯、蓄电池、草帽、草鞋、工作服装和运输工具等,收获真不小。我们与吕经理还约定开工时间,让我们亲眼目睹钾明矾生产技艺工序。以后又去了四次,共五下矾山矾矿了解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矾矿刘鸿同志也提供了不少矾矿历史资料,包括重要的生产记录。我们在掌握县内文史资料和方志资料以后,又三次到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部,时任古籍部主任陈春秀同志给予热情支持。这样,按申报要求,我先拟文由县文化旅游局上报县政府,县政府于2007年11月19日以庐政81号文件下发《关于公布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知》,将矾矿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公布为庐江县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当时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个县级非遗名录。随着工作的推进,同年11月底,我拟文以庐江县人民政府名义上报原巢湖市人民政府,申报巢湖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巢湖市文化局组织高歌、董曙光、蔡善康、汪大刚、吕孝山、梁越岭和我为市级专家评委进行评审,在评审到这个项目时我慷慨陈词,顺利通过。2007年12月16日,巢湖市人民政府以巢政55号文件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很快,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就成了市级非遗项目。这样还不够,按照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的价值,我们认为应该及时申报省级非遗项目。这样,庐江矾矿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很快又被公布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得当时在申报省级非遗时,组织推荐我作为巢湖市首席项目专家写了“市级专家论证意见”。2008年12月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8]93号文件下发《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项目名录的通知》,第65项就是我县申报的“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当时我们很高兴,这也是庐江县第一个被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的非遗项目。

根据《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文非遗发[2009]24号)文件精神,我们又认真组织,进一步挖掘资料,发现价值,写作文本和制作光盘,于2009年9月20日在征得安徽省庐江县矾矿昌盛矾业有限公司授权同意的前提下,我们又组织将“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申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我们申报的理由是:

庐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土地肥沃,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已探明的有铁、硫、矾、铜、铅锌、石灰石、高岭土等32种,其中铁矿和硫铁矿藏量分别占全省1/4和1/2以上,铅、锌矿居全省首位,明矾石位于全国第二。

庐江县矾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余脉,属华东区域地质区的西面。唐代之昆山矾场,宋代无为军矾均指庐江矾山之地。《新唐书》《宋史》均有记载。

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智慧的结晶。安徽省庐江县自唐朝中宗年间(705~709年)班大宏、班二宏发现明矾,矾山即兴起采炼之举,千年明矾开发史就此开端,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直到今天,炼矾规模不断扩大,炼矾工艺也不断发展成熟。钾明矾制作工艺经历代采石炼矾工人的不断完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千年炼矾窑火不断。庐江明矾的生产被誉为“中华矾业砥柱,安徽化工之母”。钾明矾制作工艺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钾明矾手工制作历史悠久,资源全国稀少,明矾石手工开采,作坊式煎矾,沿续千年,手工技艺,均是师徒相传,实践摸索,悟性领会。手工开采,矾锅浸取,木掀搅拌,自然结晶,大块透明,晶莹剔透。明矾生产仍沿用古代传统“水浸法”生产工艺,其工艺独特、完整,不加任何酸、碱和添加剂,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其基本特征同时具有①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②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③鲜明特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项目。④传承资料丰富而完整。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条件。

至今快10年过去了,因种种原因一直还是个省级非遗项目。当然,就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活态传承,特色影响和资料完整等诸多方面来说,它应该符合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条件。现在,庐江矾矿改制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早已结束,大批下岗工人得到妥善安置,这个非遗保护工作也应该适时申报推进。加油。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