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人生 妈妈为2岁半娃报了5个辅导班
缘来有你
新书推荐
心理门诊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抢跑”人生 妈妈为2岁半娃报了5个辅导班
专家:家长应拥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判断
□ 朱丽云 记者 马冰璐
 

两三岁的孩子本该享有天真烂漫的童年,但不少家长却早早地为孩子报了早教班、培训班。最近,2岁半的乐乐变得十分“忙碌”,因为她的妈妈一口气给她报了5个辅导班,而这一切都是“焦虑”惹的祸。心理专家表示,孩子参加这种幼前培训班,只能对家长起到心理安慰作用。但这种心理安慰,不见得能够彻底消除掉家长焦虑,“家长应该学会拥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判断,不要盲目跟风模仿和自以为是地‘抢跑’。”

焦虑妈妈为娃报5个辅导班

2岁半的乐乐家住合肥市沁心湖社区,她从小性格内向,比较怕生,听说上早教课对怕生的孩子有帮助,于是在乐乐1岁多时,妈妈便帮她报了早教班,“恰好当时,身边不少朋友的孩子都在上早教班,我心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既然别的孩子在上早教,那乐乐也不能落后。”

最近乐乐妈妈又把目光瞄准了辅导班,“我听说不少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都会报几个辅导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为上幼儿园做准备。”看到身边的父母都在行动,她也坐不住了。

虽然家人普遍反对,认为不能“累”着孩子,而且孩子太小,上辅导班没有必要,但乐乐妈妈说,不上辅导班,自己焦虑的心情无法平复,“一想到同龄的孩子正在不断进步,我就心急如焚。”为此,她特地为乐乐报了绘画班、英语班等5个辅导班。

专家:家长应拥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判断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金妹认为,在上幼儿园之前的各种培训班,对孩子来说作用不大。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和表现,往往和孩子的性格、年龄和家庭引导有关。提前上托班的孩子的确会比没上过托班的孩子适应能力强,但是没上过托班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也可以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家长对孩子上幼儿园的焦虑,往往是害怕孩子不能和身边的伙伴友好相处,害怕孩子生病等,但是走进幼儿园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关,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心来,帮助自家的宝贝跨过这个坎,相信他们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

“其实,孩子参加这种幼前培训班,只能对家长起到心理安慰作用。但这种心理安慰,不见得能够彻底消除掉家长焦虑。因为,家长的担心仍然存在,孩子仍要面临更多的竞争。”周金妹认为,家长对于孩子“起跑线”的认定,本来就是假定虚拟环境氛围下的产物。当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和商业化了的培训机构畸形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家长焦虑只能愈演愈烈。

“周围的孩子都报了好多班,自己宝宝要是不报肯定就要落后了。”这种罔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的家长,是家长焦虑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最主要心态。而盲目给孩子报班的家长,却又会共同营造出整个社会的家长焦虑氛围。这说明,在培养孩子问题上,其实家长并没有自己的教育观念,更多的是随大流,盲目攀比效仿。从这个角度来讲,最需要参加培训班的其实是家长,家长应该懂得一些基本的教育观念,应该学会拥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判断,不要盲目跟风模仿和自以为是地“抢跑”。

周金妹说,“80后”“90后”家长成长于相对优质的物质环境和互联网环境,相比“60后”“70后”家长,他们性格张扬、更敢于直言,而且懂得利用互联网获得海量育儿信息、分享自身教育经验。但问题是,面对庞杂的信息,如果不具备理性的分辨能力,很容易被牵引和误导。

“对于‘80后’‘90后’家长来说,他们自己曾经遇到的升学压力印象还未消散。为了有备无患,他们会让孩子做更多的知识储备,这是这代人的社会心态。而对教育的重视,还会呈现代际传递的特征。”周金妹说,在家长的焦虑心态中,存在一种“多米诺骨牌理论”,也就是说,一旦看到第一张牌倒了,立马联想到最后一张牌也要倒了。“但是孩子的发育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是呈螺旋形的,家长与其强行干预,不如耐心等待,顺其自然。”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