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响”不成事,民俗唢呐响彻皖北
2018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无“响”不成事,民俗唢呐响彻皖北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皖北平原,只要提起喇叭,可谓男女老少,人人皆知。这是迎生送死的音乐,婚丧嫁娶、节庆典礼、庙会祭祀,在乡间传奏千年,从未间断。千百年来,这本就是乡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以歌诉真情、敬祖先、通天地,自发形成了这几近仪式化、制度化的乡土音乐。吹喇叭听喇叭已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民俗文化。                     □记者 周诚 文/图

演奏传承

安徽灵璧县菠林村,传承数百年的民间乐班“周家班”则是在这乡野史诗的传唱中,自发形成、壮大,进而成为标志性代表的一个音乐传承家族。这是一个神奇的家族——男女老少以乐为生,可以好久不见,可以打骂吵闹,但只要聚在一起,无谱无乐随意起调,便可默契地奏起那撕扯魂魄的乐章。自明朝洪武年间形成以来,“周家班”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有明确记载七代。目前,周姓直系有男女老幼乐手百余众,外姓徒众千余人,遍及皖苏鲁豫各省。在民间,打擂斗歌是习以为常的生活之一,经常会有一时兴起就“尬歌”的情形,这在行话里叫“对棚”。班主周本鸣介绍,“周家班”正是在一次次“对棚”取胜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民间甚至有“请不到周家班,男不娶女不嫁”的说法,为了将就周家班的档期,嫁娶双方宁可改日子结婚。2014年,以“周家班”为核心的灵璧菠林喇叭,成功入选我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制作传承

在皖北地区的民间,有一种“无响不成事”的说法,这个“响”就指唢呐。在宿州,民间乐手所使用的唢呐,大多出自埇桥唢呐第六代传人姬新民之手。姬新民是埇桥唢呐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年过七旬的他几十年如一日,制作出一把又一把精雕细琢的唢呐。

姬新民从13岁开始拜师学艺,虽然经过许多波折,但凭着对这项技艺的热爱和耐心细致的钻研,成为现在的顶级唢呐制作大师,被称作“唢呐制作王”,“为唢呐而生的制作大师”。许多现代唢呐演奏家、几十所音乐院校、歌舞团等都在使用和收藏他制作的精品唢呐。

从一块方木到一把精致的唢呐,要经过车外形、扩内膛、钻孔、打箍、打磨、调音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过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木工基础,还要懂一些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耐得住寂寞,因为每天对着一堆木头,不是打孔就是打磨,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他自幼学习木工,后来在剧团里做过乐师,因为对唢呐制作有着特殊的热爱,就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终生事业。 姬老说:“曾经有位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找上门,想单独定制唢呐。因为这位教授的吹法独一无二,所以我单独买了一台车床,把车刀也改了,终于做出了令他满意的唢呐。我只收了基本的材料费,因为创新超越了制作本身的价值。” 正是像他这种勤奋执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使唢呐这门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如今受姬老的影响,他的子女也都从事着与传统曲艺相关的工作。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