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元起步月薪招不来年轻人
蜀山区6条道路 实施照明设施提升改造
庐阳城管一周收到48起油烟污染举报
渣土车闯红灯行为 请企业和驾驶员“围观”
长丰供电“在线监测” 助力线路安全运行
50多年前安大校友,50多年后同学情深
3上一篇 2018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50多年前安大校友,50多年后同学情深

 

“我1964年参加高考,录取在安徽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本报与蜀山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征集老照片活动启动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马传新家住蜀山区家家景园社区,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组他收藏多年的老照片。       徐静 季云冈 记者 沈娟娟

只有2座教学楼的安徽大学

马传新记得,当时的安徽大学占地面积不小,但建筑物不多,空地较多,教学楼只有2座,一座是教学主楼,一座是外语教学楼,高7层的教学主楼是苏联式建筑,“当时是合肥乃至全省最为壮观的建筑,也是安徽建筑史上具有时代特征的地标性建筑。”

“那时候全校不到10个系,外语系学生共4个年级,学生数400人左右,算是个大系了。”马传新说,那一年外语系招收的新生共80人。1964年深秋,在安徽大学的东南角,马传新拍下了一张帅气的照片。“这个位置是我自己选的,拍照的人技术很好。”马传新一直很喜欢这张照片,因为他站的位置离红砖砌就的学校围墙不远,至少可以反映出当年安大1/4校园的原貌。

50年后重聚,感慨万千

马传新告诉记者,当时,安徽大学教学楼的南面是一大片农田和稀疏的树木,地块分明,还有几口水塘,学生偶尔会被安排去田间劳动,自己曾经在地里收过棉花和豆子。让马传新印象最深的还有学校的报刊阅览室。“阅览室很大,报纸杂志的种类较全,那是我经常去的一个好地方,对我的写作影响极大。”

2014年7月,是马传新入学50周年,当年进校的英语三个班级的部分同学在合肥小聚。马传新和同学们都很激动,回到母校回味青春,他们在安徽大学老校区留下了一张彩照,“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母校为我们奠定了人生的基石,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

新闻延伸:

你家有几十年前的老家电、老物品吗?你和家人有在蜀山区某个地标性建筑前合影吗?你拍过曾经的长江西路、安徽大学吗?如果你的手头有这样的老照片,欢迎和本报联系,带着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还有可能登上报纸或安徽画报。你可以将作品翻拍发送到412546725@qq.com,或者私信市场星报官方微信(微信号scxb123)、官方微博投稿,也可以直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551-62620110讲述你的老照片故事。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