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让“社区小灶”香味长久留存
“花钱买实习”,其实坑你没商量
不能任由“海外镀金” 假冒货泛滥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花钱买实习”,其实坑你没商量

□阎淑萍
资源垄断 王恒/漫画
 

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去知名金融机构实习,求之不得。但是,这些知名金融机构门槛高、竞争激烈,特别是在暑假,实习岗位更是一席难求。面对这样的“稀缺资源”,一些中介机构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声称“付费内推实习”,收取上万元的中介费用,就能给大学生提供优质实习机会。(据8月7日《光明日报》)

其实,大学生参加社会单位实习,这是走向社会的必要过程,绝大多数的大学都对大学生有实习的要求,并且纳入教学管理。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实习不仅不应该“花钱”,反而应当在实习期间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这是大学生实习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事实上,“付费内推实习”之所以让一些大学生趋之若鹜,是因为他们渴望以此增加个人简历的“含金量”,而实际上呢,“花钱买实习”的过程,很多不过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根本没有多少“实习”的含金量,对未来找工作和历练更没啥帮助。比如,来自北京某大学的贺某,刚参加了一个短期的赴港实习活动。他在向一家求职中介机构交纳1万元后,如愿进入了香港某知名银行实习。他告诉记者,在为期一周的实习中,他确实也了解了些香港的金融保险政策,但让他不满意的是,这种短期实习与其说是实习,倒不如说更像是在参观。

把本该扎扎实实的实习活动搞成了“参观”,这样的实习早已经变了味。不过,据业内人士讲,大企业并没有什么“付费内推”实习这一说,“付费内推实习”很可能是金融机构内部员工与外部第三方机构私下达成的某种交易,属于赚“外快”。对于大学生实习环节上蹦出来的“花钱买实习”的做法,笔者以为,既于法无据,更是在坑大学生没商量,应当坚决叫停和取缔。同时,希望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正常社会实习制度,通过主动与企事业单位挂钩、结对子,科学合理安排大学生实习。千万别让大学生的实习活动变成了一些中介机构牟取暴利的机会,在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身上狠宰一刀,从而让大学生尚未走上社会,就深感“江湖险恶”!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