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018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17家省级开发区强势登场 亮相盛会——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 曾梅 夏威
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
太和经济开发区发艺文化产业园
 

自1988年合肥建立全省首个工业园以来,我省开发区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

目前,安徽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17家,其中国家级22家,国家级经开区数量(12家)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支撑的发展布局。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安徽已从单纯的工业区转变为多功能综合性区域,并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职能,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商务经济的主要阵地。

“开发区的设立、建设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聚宝盆’;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全省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九成落户开发区;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基地,精简高效的管委会模式、‘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成为经济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张箭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开发区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安徽省开发区的发展既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的考验,也迎来了三大国家战略实施前所未有的机遇。”

“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我省开发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切实将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全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全面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

以创新增强开发区发展竞争力

近年来,我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开发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推广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模式。

同时坚持科学技术创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园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园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我省还坚持大众创业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

以协调增强开发区发展带动力

对于安徽来说,开发区的发展,追求的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而是百花齐放的大利。我省开发区的发展注重协调带动周边,实现发展共赢。

为此,我省着力推进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互动,“造园”与“造城”同步,高水平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生活服务业项目,逐步向新型都市城区迈进。

我省开发区严格按照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求,推进产业与园区协调发展,从推介宣传与招商引资抓起,着力推进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强各开发区之间良性互动发展,建设一大批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推动各区域开发区协调发展。

以绿色增强开发区发展吸引力

安徽积极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全省开发区注重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使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严把准入关,开发区以环保制度为准绳,以符合生态产业链群的企业引进为重点,实行产业总体规划布局,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得入区。

同时严把环保关,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重、排放大、产出小、效益低的产业和企业,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同时把好考核关,明确园区各单位职责分工,落实主体责任,培育了一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以绿色和创新托起生态经济,谋求工业发展的华丽蜕变。

以开放增强开发区发展生命力

近年来,全省开发区积极发挥招商平台作用,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摆上突出位置,充分借助世界制造业大会和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平台,深化与境内外客商的经贸交流合作,争取达成更多的外资合作项目。

同时建设国际合作园区,牢牢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注重加快园区培育升级,推动对外开放的新动力。

以共享增强开发区发展凝聚力

安徽致力于推动开发区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共建共享的开发区治理格局,让区内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凝心聚力,助推开发区转型发展。

为此,安徽积极加强南北共建,建立南北合作共建园区模式,相关国家级经开区抽调人员帮助皖北合作共建产业园开展建设,带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大力实现共建共享,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让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广泛建设“共建共享示范区”,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皖北地区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区实际管理面积约44平方公里,拥有省级生物医药工业园、省级新型工业化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和省级新型工业化医药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全省重点支持文化产业(文化设备用品和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等特色园区。

开发区产业基础特色鲜明,共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共有各类企业近2000家,其中工业企业近600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现有拥有省级各类研发中心和孵化平台34个(家)。

园区已形成现代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主导产业。其中,医药产业是园区首位产业,拥有医药核心企业及产业关联企业36家,主要依托中国医药集团国瑞药业、安徽山河药辅、韩国绿十字等龙头企业;装备制造产业是园区核心产业,依托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江森自控等近10家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以及20多家制造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是园区支柱产业,主要依托文峰航天线缆、新光神光纤线缆等重点企业,部分企业已纳入军工序列。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