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节的名义,让我们歇一歇
微声音
非常道
当心抢红包抢回个“手雷”
过年的“热闹” 不只有“爆竹声”
3上一篇 2018年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过年的“热闹” 不只有“爆竹声”

▋祝建波
 

“守护蓝天,不放烟花,这是咱北京人自己的事儿,坚决支持。”2月8日,农历小年,首都文明办向全体市民发出了“文明过大年”倡议,倡导市民禁放环保过大年、勤俭节约过大年、和谐和睦过大年、干干净净过大年,倡议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月12日《北京青年报》)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年”。每年这个时候,围绕烟花爆竹“禁与放”的话题总是能引起人们关注。逢佳节、喜事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一刀切地全面禁止看起来确实有些“过分”。但也不得不说,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密度大增,烟花爆竹在城市中造成的问题也越来越大,除了安全隐患,还有空气污染等。

事实上,随着环保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烟花爆竹作为元旦春节期间PM2.5飙升的重要推手,已经日益与民众所向往的“蓝天白云”格格不入。因此,2018年春节期间全国多个城市烟花爆竹由“限”改“禁”,显然就是在顺应大发展的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追求更加科学、更为文明的方式。

其实,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要想实现环保与民俗的共赢,除了人们自觉、自律外,也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因势利导。对于传统习俗,我们应该予以尊重和保留,但也绝不是一成不变。蓝天下的一张张笑脸,岂不是比烟尘呛人、碎屑遍地更能体现新年新气象?再有,春联、年画、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元素,不也可以照样凸显年味儿?此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过年图的不就是亲情和温情,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多陪一陪我们的父母和孩子呢?

一言以蔽之,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不在烟花爆竹的“禁与放”问题上纠结,而是认真审视并认同自身文化传统,选择更多方式辞旧迎新,我们才会在历史和现在、健康和年味、环保和民俗的完美融合中,产生中华民族独有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0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13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5223769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5223771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