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培育体育产品领军企业
2018年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培育体育产品领军企业
省体育局副局长甄国栋解读《安徽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
▋潘浩 记者 江锐
 

为加快推动我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丰富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健身休闲消费需求,激发健身休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与活力。日前,省体育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徽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市场机制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的健身休闲产业体系,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1200亿元。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我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文件中有哪些亮点?有哪些具体推动措施?下一步如何贯彻?记者采访了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甄国栋。    

关键词:我省概况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以及我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情况?

甄国栋:发达国家健身休闲消费需求旺盛, 项目供给丰富,产业规模庞大。美国权威机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健身休闲产业总产值达到6460亿美元,吸纳就业610万,为各级政府贡献税收796亿美元,是仅次于医疗、金融的第三大产业。2014年我国健身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相比,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规模不大,质量不高,产需对接不畅,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中高端供给差距较大,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始终坚实“品牌引领,融合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连跨400亿、500亿两个台阶,体育产业增加值增幅超过40%,明显快于我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我省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以规划建设重大健身休闲产业项目和培育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为抓手,以政策研制为保障,推进体育与旅游、健康、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身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健身休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15年,全省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元。目前,全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初步呈现了在全省有位置、在区域有影响、在全国有特色的良好局面。二是示范引领日益增强。全省建成了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1个,国家体育旅游产业示范创建单位1个,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工作联系点1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单位3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两批共9个(其中体育旅游项目7个),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两批共9个。三是产业效益初步显现。以芜湖富仕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雷澄健身管理有限公司(芜湖)、奇瑞途居露营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上市企业蓬勃发展;“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黄山登山赛、亳州五禽戏养生健身节、全国绿色运动会(池州)、合肥国际马拉松、黟县国际山地车节等一系列具有自主品牌的赛事活动,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出台背景

记者:2017年1月2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据我所知,我省成为全国最早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省份;现在又出台了《安徽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应该说在全国率先打出了一组漂亮的组合拳。能否介绍一下文件出台的意义及出台背景?

甄国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看重体育产业在“稳促调惠”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将体育产业培育成中长期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动力,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要求体育部门出实招、出硬招、出新招,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健身休闲产业作为支撑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抓手,具有扩大消费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国办发77号文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办发77号文件精神,2016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部委相继印发了《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发展规划》。国办发77号文件和各部委相关规划均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配套文件。

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是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对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皖办发7号文件),同年,全省16个省辖市全部出台实施意见。目前,全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初步呈现了在全省有位置、在区域有影响、在全国有特色的良好局面。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市和发展改革、体育、财税、国土、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有必要出台符合全省实际的《发展规划》,引导和推进我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三大亮点

记者:我省发展规划有哪些亮点,能否介绍?

甄国栋:《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三个目标:一是确保国家和我省各项相关优惠政策落地,二是突出我省健身休闲产业特色,三是促进我省健身休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具体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四轮”驱动。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形成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坚持示范带动,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准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开发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健身休闲产品、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坚持开放联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化我省与长三角、中部六省等区域产业合作,支持开拓国内外市场;坚持融合互动,加强与大健康产业的深入融合,推动健身休闲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外延产业的集聚发展,构建“健身休闲+”产业生态圈。

第二,明确“五大”任务。针对安徽实际情况,以壮大市场主体、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能级、丰富社会供给、优化市场环境五大重点任务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第三,突出“六大”领域。确立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水上运动产业、冰雪运动产业、航空运动产业、汽车运动产业、传统体育运动产业“6大主攻领域”,推进“844345工程”。精心培育环黄山山脉线路、沿大别山线路、皖中风景廊道、沿江线路、皖南古道线路、环巢湖户外运动线路、皖南川藏线、皖北户外线路等“8大精品线路”,重点打造“点、线、面、赛”结合的水上运动“4大精品工程”,持续推进冰雪设施建设、青少年参与工程、冰雪产品供给工程等冰雪运动“4大普及工程”,全面实施航空飞行营地、航空运动进校园、航空运动赛事活动供给等航空运动“3大培育工程”,重点打造汽车运动营地、赛场赛道建设、体育旅游环线、汽车赛事活动等汽车自驾运动“4大精品工程”,推进“五禽戏”品牌、传统体育名家(名师)、九华山国家级健身气功基地、武术运动类特色小镇、体育精品赛事等传统体育“5大培育工程”。

关键词:具体措施

记者:能否详细介绍我省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规划顺利落地的具体措施?

甄国栋:《发展规划》从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投入机制、加强人才支撑、加大宣传推广、加强督查落实等五个方面提出推动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规划落地的保障措施:

在强化组织领导方面。要求建立健全由省体育局牵头,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省体育局各相关职能处室和直属单位要分工负责,制定各自实施方案及措施,共同推动做好规划的实施。

在健全投入机制方面。要求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用足用好体育强省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地方通过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等渠道对健身休闲产业予以必要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健身休闲产业项目的建设。落实国家、省支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现行税费、价格和土地等政策。

在加强人才支撑方面。要求加快实施健身休闲产业人才工程。重点开展对健身休闲业管理人员、一线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人员和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培训。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专业教练员投身健身休闲产业。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健身休闲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加大宣传推广方面。要求通过文件推送、专题报告、会议研讨等多元形式,提升宣传深度和广度。建立和完善政务发布平台、信息交互平台、展览展示平台、资源交易平台。鼓励各地围绕重点健身休闲产品做好整体形象策划和包装推介。树立社会资本投入健身休闲产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提升社会认可度。

在加强督查落实方面。要求将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地方体育产业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专项规划和具体推进措施,细化分解各项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手段,确保各项惠民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测评估机制,重大事项及时向省体育局报告。省体育局将联合省直相关部门不定期督查健身休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