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食品干燥剂成为儿童“致伤凶器”
微声音
“紧急救治免责”彰显司法理性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紧急救治免责”彰显司法理性

▋张淳艺
 

12月13日,最高法发布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司法解释。解释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紧急情况而不能取得患者意见,医务人员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负责人批准立即实施相应医疗措施,患者因此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法院将不予支持。(12月14日《新京报》)

在司法实践中,不乏患者抢救无效后,医生被患者家属告上法庭的案例。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出于自保的考量,只要不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就不实施紧急医疗措施。相关负责人即使得到法律许可,也不敢贸然批准抢救,因为签字就意味着风险和责任。

如今,最高法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经批准的紧急救治,医院不承担赔偿责任”,此举有助于打消医疗机构的顾虑,鼓励医务工作者在患者处于紧急情况下积极施救。“紧急救治免责”彰显了司法理性,毕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生命都是第一位的。“紧急救治免责”就是通过授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豁免权,保障生命垂危等紧急情况下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维护其生命、健康权益。诚然,医生不是万能的,医学有其局限性,抢救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理性告诉我们,应该放手让医生去尝试,与死神赛跑,争取一线生机。“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负责人批准”、“实施相应医疗措施”等条款,也有利于规范医疗机构行为,确保抢救手段科学合理。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对于生命垂危的患者实施紧急救治,不仅是医院和医生的权利,更是一种义务。司法解释同时明确,对于医疗机构怠于立即实施相应医疗措施,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急救免责,怠救担责”,法律责任清晰明确,有助于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对角色职责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好地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

对于公众来说,也要正确看待“紧急救治免责”。免责不是给医院撑腰,而是为患者着想。在医患和病魔之间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医生和患者永远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当一个人生命垂危之时,最希望他活下来的,除了亲人,就是医生。只有给予医生最大的理解和信任,才能让医生迎险而上,争取希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