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宣城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让农村环境更整洁,农村“三变”改革让农民生活更富裕,“生态立市”的发展基调,更是让宣城逐渐变成了“宜居大家园”……
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宣城这座美丽的皖南城市,逐渐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新亮点。近日,我们走进宣城,感受这座宜居宜业城市发展带来的崭新变化。
推行“三大革命”,提升农村“颜值”
宁国市汪溪街道汪溪村汪溪自然村的160多户居民家门口,都有一蓝一绿两个不同的垃圾桶,与城市小区垃圾桶不同的是,这两个垃圾桶上都写着“烂”字,但其中一个的“烂”字上打了横杠。这其实就是特别给村民们准备的分类垃圾桶。不可回收的厨余垃圾放在“烂”字垃圾桶里,另一个放可回收垃圾。这些垃圾每天都有专人来分类收走,分类处理。
宣城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垃圾处理。对农户环境卫生状况贴星,目前全市创评挂牌六星以上“清洁户”已有8万多户。该市还组织实施“整市推进”行动计划,完成18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自主建设176个市、县级中心村,不断扩大覆盖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实现农村保洁常态化。宣城市出台了《宣城市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改厕工作。2016年宣城成为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全国受表彰的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宣城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村级环境信息员队伍建设。全市共有84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在492个行政村成立了498人的农村环境信息员队伍。
提倡文明乡风,点亮乡村“气质”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建设工程方面的举措,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农村培育乡村文明,让乡俗民约、村规民约发挥好引领文明风尚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农村更加美丽,乡村更有“气质”。
“大梁村,灵杰地,民风美,人称奇,本规约,需牢记,多学习,守纪律,施文明,行礼义,宽待人,严律己……”在郎溪县梅渚镇大梁村,这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让村规民约变得通俗易懂。如今,宣城市80%以上的行政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650个行政村建立了“四会”。
为了让乡风文明宣传呈现多样化,将宣传效果落到实处,宣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牵头制作“图说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5000多幅,充分利用短信、彩信、互联网等新阵地、新媒体开展宣传,共发送短信、彩信500多万条。该市还编纂出版《宣城家训》,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和文明村、镇(乡)的评选。
实施“三变”改革,鼓了村民“腰包”
今年4月,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街道巷口桥村村民郑德宣一家从村里拿到了2116块钱。今年54岁的郑德宣这辈子第一次拿到股份分红。郑德宣一家四口人,都在村集体经济中享受一定的股份,甚至外嫁的小女儿和才十岁的孙子都有。跟郑德宣一样,巷口桥村全村1000多位村民都拿到了这样一笔分红。
2016年,安徽省在全省首批选择13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宣城市就有4个村成功入选,分别是郎溪县凌笪乡独山村、毕桥镇施宏村、十字镇新和村及旌德县三溪镇路西村。
今年以来,宣城各县市区已经多措并举开展“三变”改革,全面完成了农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显示,全市96个乡镇、799个村完成确权面积281.522万亩,确权农户56.0772万户。与此同时,全市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截至2016年底,宣城市已有109个村(社区)完成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此外,试点村还成立清产核资小组,逐项盘点村集体资产,引进合作主体,不仅实现资金整合,还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效率。
“我们在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积极培育壮大三变合作主体,探索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农业效益,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采访中,宣城市政府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此举还在很大程度上盘活了集体资产,实现了资产高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同时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并通过集体资产股权量化,使农民享有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得到物化,为增加集体收益分红奠定了基础。
坚持生态立市,绘就“绿水青山”
“宣城不大,但居住很舒服。”市民张女士感慨,这几年,宣城城区环境越来越美,家门口的梅溪公园,不仅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健身、娱乐,还进一步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早在2013 年,宣城市委、市政府就确立了“生态立市”为宣城市发展的先导战略。2015 年初,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形成了环保统筹、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2011 年至今,全市新建绿色长廊442.7 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8.37%。”宣城市政府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绿地园林竞秀,宣城市生态城市建设风貌基本形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49 平方米。宣城市先后荣获中国文房四宝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县实现全覆盖。
优良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宣城市2016年度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达到了89.44%,满意度呈逐年上升态势。 以“生态立市”的宣城,宣城市初步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之路。
按照规划,未来,宣城市将成为四个“特色之城”——生态大公园、文化大观园、旅游大乐园、宜居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