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市场化不足……针对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最近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防政府债务风险等。把规范置于发展之前,这为特色小镇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了保证。(12月7日中新网)
时下,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不断涌现。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房地产化倾向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小镇外表十分光鲜,建筑也有些特色,但小镇内部既没有特色产业,更没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毫无特色,很难发展起来。不仅大大提高了特色小镇的成本,而且过度的房地产项目也让房子卖不出去。由于特色小镇的发展违背了规律,最后造成一个地方的公共资源浪费。
“特色小镇”必须由产业带动,使别的地方不可复制才显出“特色”,才能形成以小城镇为载体的产业集聚空间,可以承载一些大型企业等。上世纪80年代,有专业特色的市场为主导形成了一批“特色小镇”。例如:温州永嘉桥头的纽扣市场、湖州织里的童装市场、江苏海门叠石桥床上用品市场等。这些在当时就是特色小镇,奠定了后来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小镇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较高的财政收入和较高的人口聚集度,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进入新时代,新形成的“特色小镇”则体现了现代产业的特点,产生了一批互联网小镇和金融小镇等。如:杭州市余杭区梦想小镇、上城区山南基金小镇等。从这些“特色小镇”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没有哪一个“特色小镇”是通过搞房地产开发而形成“特色”并得到发展的。
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动员房地产商主导开发特色小镇,很多政策几乎是促进房地产发展的翻版。由于一线城市土地日渐稀缺,供应量减少,拿地困难,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难以去库存,且拿地成本较高,于是一些房地产商纷纷抢滩布局“特色小镇”。
在笔者看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旦被房地产项目主导,很容易被“搅局”,房地产项目,会托高小镇的各项成本,在房屋租金高涨形势下,对其他各种特色产业只会形成挤出效应,而不会实现吸聚效果。原本有的特色产业也难以做大,最后会让特色消失,会害了房地产、害了小镇、害了区域经济。当前中央提出培育特色小镇的思路,其根本出发点是希望回归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以给实体经济创造更多的空间。因此,特色小镇不是圈地运动趁机盖房子,这是政策上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因此,应警惕特色小镇被“房地产化”,千万不能让房地产开发搅了“特色小镇”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