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妈妈杨华自从生了孩子后,任何与孩子相关的细枝末节都能激起她的紧张情绪,而现在,她的孩子还不满一岁。这种焦虑并不属于她一个人。对于整个80后一代来讲,教育焦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作为80后的“末尾”,杨华还不能完全理解她的“前辈们”在教育上付出了什么。(11月20日中国新闻网)
3岁幼童CEO气质培训班、儿童皇家马术、儿童高尔夫暑期夏令营……不少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班,成为一些孩子的“第三学期”。学费动辄数万元,宣传广告听着“唬人”,这些带着“贵族气质”“私人订制”色彩的培训,是高端大气还是拔苗助长?还有,“上海某小学竞选家委会堪比竞选CEO”“家长转发心灵鸡汤被踢出家长群”“老师发信息家长火速点赞”等等,上述种种现象,被媒体称之为一种教育焦虑,尤以80后家长为甚。
教育焦虑现象,虽然在社会上饱受诟病,但丝毫不影响学校和家长焦虑的心态和行动,甚至焦虑成风,且这股风愈刮愈猛。必须承认,教育焦虑,是一种非理性的心态。例如,曾被媒体称为“最焦虑妈妈”的80后女士徐禾,年仅5岁的儿子,已受过17项培优,投入近12万元培优费。家长不惜钱财,甚至放弃工作,给孩子当全职陪读,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病态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均有害无益。
教育焦虑现象,不仅削弱了正常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乍一看,家长“教育焦虑”,或许暂时解决了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但同时又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自主、自我锻炼的机会。孩子在“教育焦虑”的重压下学习和生活,不仅觉得没有一点自由空间,心理也会变得非常脆弱,从而害怕失败,一旦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学业受挫或就业不利,将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至于让3岁幼童上CEO气质培训班,更是将幼儿教育“成人化”了。这种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焦虑”,已成为一些孩子身心不可承受之重。
可见,家长“教育焦虑”,加剧孩子学业负担。任何早期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因此,教育部门应担负起义务教育的社会责任,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减负”管理,坚决向家长“教育焦虑”说“不”。要加强对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监管,当好家长的参谋,引导学校和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搞一刀切,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施教,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有趣、学得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