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审批”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2017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并联审批”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阜阳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升级版“政务服务综合体”
▋记者 于彩丽 文/图
阜阳市第142期项目并联审批会
政务服务中心自助终端
政务服务中心窗口
 

“阜阳市可可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建筑方案需补充消防电源解决方案,并设置消防水箱,标注消防水箱位置及容量。”日前,在阜城第142期项目并联审批会上,阜阳市公安消防支队评审专家刘晓光给该项目给出了建议和意见。

规划、住建、消防、安监、环保等13个部门在一起办公,所有审批事项一站式解决,大事小事“一楼办”,市民、企业不再需要“满城跑”,此举受到当地市民和企业一致点赞。    

13部门集中办公 问题一站式解决

“我公司项目在颍东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3栋建筑物,项目总投资6600万元,建设年产5000万标张印刷品生产线。” 日前,在阜城第142期项目并联审批会上,阜阳市可可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

“该建筑方案需补充消防电源解决方案,并设置消防水箱,标注消防水箱位置及容量。”该市公安消防支队评审专家刘晓光提出了建议。

紧接着,环保、规划、住建、安监、人防等部门纷纷提出修改意见,企业工作人员认真记录,表示将尽快逐条修改。

近年来,阜阳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并联审批会议就是其中一项举措。

该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廖越说,为了提高审批效率,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规划、住建、消防、安监、环保等13个部门参加,定期召开项目并联审批会议。会上,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集中评审、联合会审,所有问题通过一个会议解决,避免企业在多个部门之间奔波,进一步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纳入并联审批的建设项目,最快35个工作日可以办齐各类手续开工建设。”廖越说,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已组织召开并联审批会议142期,审批项目607个,包含工业项目249个。其中,今年共召开并联审批会议15期,评审项目74个,包含工业项目35个。

大事小事“一楼办”,不再需要“满城跑”

“并联审批制度大大缩短了审批流程,我们至少可提前一个月开工。”会议结束后,阜阳市星港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涛说。

龚涛介绍,星港置业在外地有多家楼盘,以前跑审批都是一家接着一家,上一环审批不通过就不能进行下一环的审批,几个月审批一个项目是常有的事。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提前开工1个多月,可为企业节省六七百万元资金。”龚涛说,公司在其他省市也有项目,但审批下来一般需要3~6个月,而在阜阳1个月左右就能搞定,这是目前在其他地方都没有的。

“进一个门、办多样事”,变原来的“满城跑”为“一楼办”。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同楼集中办公,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形成了合力,实现部门之间“链条式”联动,让企业和市民都得到了便利。

据了解,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30个综合服务窗口,为申请人提供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发证的服务,切实方便申请人办事。同时,将市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及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及事项向网上办事大厅集中,网上办事大厅事项进驻市民中心综合窗口,截至目前,综合服务窗口已累计为14148名办事群众提供了网上服务,接受网上申请25013件,办结22659件,办结率91%。

此外,在一楼办事大厅专门设立了便民服务区,将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银行机构、邮政快递、公交公司、有线电视、燃气公司以及复印、刻章等便民企业进驻中心,企业和群众办事基本实现“进一个门、办多样事”,变原来的“满城跑”为“一楼办”。

开辟绿色通道,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

为确保重要项目能够如期开工,结合阜阳市重点项目“百日会战”,该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速办、联办和帮办机制,为全市52个重点项目审批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据介绍,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提供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帮办协办服务。“截至目前,各窗口已与智能终端产业园、立华畜禽等50个重点项目进行对接,对项目提供高效服务,受到项目单位好评。”

此外,结合阜阳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该市开展了“简流程、优服务”专项活动,对无谓的证明和手续进行简化,对网上办理事项流程进行优化。其中,共对市直57家单位1806个事项的流程进行再造,事项环节由原来的9925个压缩到6210个,精简率37%,事项平均承诺时限由6.5个工作日压缩到3.6个工作日;申报材料由原来的13546个减少到11466个,精简率15%。

阜阳进一步打造升级版“政务服务综合体”

为推进“放管服”改革,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综合体”,在“放”上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优化明确“四个清单”,包括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权责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尤其是切实减少涉企收费。在“管”上做好加强监管的“加法”,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来加强监管,在放得好、放得优的前提下做到监管到位,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服”上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开展简政便民专项行动,优化程序、环境和态度。借助互联网,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立足实际逐步打造线上线下的融合。

紧紧围绕打造政府形象的“终端显示器”、联系群众和企业的“传感器”、转变政府职能的“耦合器”以及提高审批效能的“加速器”为目标。今年5月,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进新的办公地点,目前,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置企业注册登记、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纳税服务、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和便民服务等8个主要功能区,进驻市直行政审批单位和公共服务单位43家,进驻项目945项,设置服务窗口297个。其中:市工商局企业登记注册局、市国税局纳税服务中心、市地税局契税征收中心、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整建制进驻,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办事需求。

阜阳顺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趋势,进一步加大“放管服”的推进力度,促进了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民营企业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据了解,今年1~7月份,阜阳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0.8亿元,增长26.6%,高于全省17.2个百分点,增幅连续27个月居全省首位。目前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年度计划进度均超过序时进度,为历年同期最好水平。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