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兴产业助农业大市华丽转身
2017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阜阳:新兴产业助农业大市华丽转身

▋记者 于彩丽 文/图
江汽中、重卡阜阳生产基地
位于太和经开区的安徽悦康药业
阜阳华大基因生命科技
 

近年来,阜阳市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在发展上提出了新思路、推出了新举措、走出了新路子,变化正在颍淮大地深刻地发生着……而一批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智能制造产业的落户与升级,正成就着阜阳这个农业大市的华丽转身。

后年实现“物联网农业小镇”全覆盖

一提到阜阳,不少人自然会想到农业,在互联网时代,阜阳在如何发展高效农业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建设物联网农业小镇。日前,省生态农业产业商会执行会长、朗坤集团执行总裁张永华向记者描绘了阜阳“三农”的美好蓝图。

所谓物联网农业小镇,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将党建、政务、商务、农业和社会化服务等结合起来,通过搭建大数据中心和运营中心,精准有效处理各方面的信息和指令,为“三农”发展提供有力平台。“物联网农业小镇是专为农业大市阜阳量身打造的,目的是推动阜阳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张永华说,目前,朗坤集团已在八里河镇和正午镇分别建设“物联网农业小镇”,未来将陆续在全市推广。

“小镇的建设将为群众致富搭建平台。”张永华表示,在物联网农业小镇县级具体实施中,分为农村端和城市端,农村端有镇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等,城市端有线上国内外物联电商平台和线下农批大市场,目的是解决以往农产品生产卖不出去、卖不上价的问题。同时,物联网农业小镇还将接通阜阳智慧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农委、畜牧局、水产局、农机局、气象局、水务局等10余家涉农单位的互联及数据共享,强化职能部门基层管理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还能运用现代化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9月12日上午,在八里河物联网农业小镇飞防实训基地,一架智能植保无人机满载农药起航。仅仅几秒钟,无人机已经飞出了近百米距离,几分钟后,眼前的10余亩果树全部喷洒完毕。

“这架无人机载重10公斤,10分钟可喷洒三四十亩果树。”安徽高科新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童斐表示,每年果树要喷洒多遍农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可以精确判断果树喷洒农药的次数和效果,精确规划喷洒路线,做到精准施药,仅农药成本一项就可节约3成以上。

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正是物联网小镇中农务服务的一项具体内容。未来,这项服务将涵盖农田智能耕翻、良种良法、节水节肥、智能农机等多个方面。

根据有关规划,2018年,全面完成8个重点镇建设,每个县再启动建设1~2个重点镇;2019年,全面完成20个重点镇项目建设和全覆盖的基础镇建设,实现物联网农业小镇全覆盖。

无人机、机器人将现“阜阳造”

今年7月,阜阳市政府与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农用无人机项目,随着一批无人机、智能终端企业的落户,阜阳市颍泉区正成为相关上下游企业竞相入驻的产业高地。

近年来,该市着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及早谋划,积极引进多家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企业,目前颍泉区已初步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颍泉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85.3亿元,到位资金80.1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智能制造产业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个、69.74亿元。

眼下,一个投资规模达210亿元、占地4000亩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即将在颍泉区动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无人机、机器人及其相关的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和传统工业4.0升级改造为核心,颍泉区将重点打造“三园三中心”六大功能板块,“三园”即无人机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三中心”即智能制造研发中心、智能制造展示中心、智能科教中心。

“在启动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同时,我们希望把颍泉区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地。”颍泉区招商局局长杨云涛表示,目前已有9个项目确定落户颍泉智能制造产业园,有10个项目与园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有21个项目正在洽谈中,这些项目包括深圳鼎盛、沈阳新松、北京加西亚、安徽智趣、广州普华灵动、佛山新博普曼,以及深圳德佳、熊猫光电等智能终端项目。其中,沈阳新松公司项目总投资72亿元,计划用地约2000亩,是全市单体投资最大的智能科技类项目。

“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工作要求,整个产业园计划于2021年完成基本建设,届时可容纳智能制造项目150个,每年实现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贸工总产值300亿元。”杨云涛说,下一步将加大力度、倒排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把颍泉区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华东前列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目前,无人机产业园480亩总体方案设计已完成并联审批,首批187亩工业用地已摘牌。机器人产业园已完成征迁摸底,项目用地正待省政府批复。

太和欲建国内一流精准医学中心

3D打印早已不算新鲜,但当3D打印应用到医学领域又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坐落在阜阳太和的安徽长朗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先进3D打印技术和材料的研发、3D打印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领域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以3D打印技术为核心,从事高精度工业3D打印设备、生物3D打印设备、以及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服务于航天、汽车模具、生物医疗、教育培训等领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坤介绍,医疗3D打印机大概明年5月份可以实现量产,打印速度比普通的要快50倍左右,可以根据患者需求打印牙套,从而矫正牙齿,“比如打印40副牙套,一周换一套,40套全部换完,牙齿就全部矫正过来了。”

生物医药产业是安徽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阜阳太和县作为全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原料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保健品为主体,以药用辅料包材、制药设备、卫生理疗、医药物流、职业教育、会展信息、金融服务为配套的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2016年,实现产值151.2亿元,增长45.4%,产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形成国内重要、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高地。

为强化创新驱动,太和县采取柔性引进、合作共建等方式,引进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人才团队20个,“千人计划”专家6人,科技部创新创业计划1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博士38人。2016年,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分别发展到12家、5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抗病毒药物工程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高新技术产品54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7个、专利157项。

“目前已引进了北京锦海医药科技高端医疗器械、华大基因‘一院一所两中心’等一批附加值高、拉动性强重大项目。产业园已引入分子诊断、基因测序、药物基因组学靶向药物、大数据等40个项目,其中16家签约入驻,并有8家投产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未来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发展的主引擎,着力将产业园打造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发展的综合平台,通过园区的建设和示范作用,把太和建设成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精准医学中心,最终引领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华东药都和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的增长极。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