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来临 娃娃到底谁来带?
现身说法的“最美小姐姐” 为啥值得喝彩
微 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无标题

 

▋汪昌莲

这两天,浙江金华人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条消息给刷屏了: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不再让家长为孩子作业签字。原来,金东区实验小学近日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9月17日《钱江晚报》)

从表面上看,学生作业让家长检查和签字,是让家长适当参与教学管理,既能体验老师工作的艰辛,又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能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可以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教育方式。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对于学生的家庭作业,许多家长不仅检查和签字,而且亲自“代劳”,使学生的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特别是,一些教师面对“家长作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小处讲,是一种懒教行为;从大处讲,则是教育责任的一种转嫁。可见,叫停“家长签字”,首先是一种纠偏。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肩负着教育、管理好学生的社会责任,让家长给学生作业检查和签字,等于让家长承担了部分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过多地依赖于家长管理教学事务,那么还要学校和老师干嘛?这种怪现象的存在,是家长大包大揽惯了,还是一些教师履职不够,值得探究。至于学生的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显然已经背离了“家长签字”的初衷。因此,叫停“家长签字”,也是一种理性选择。

叫停“家长签字”,实则是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事实上,家长检查学生家庭作业和签字,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过度参与,反而推高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成本。如果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这种过度参与,不加以管理和制止,任其无序发展,势必会污染学习空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就背离了学校教育的初衷。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