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017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指数全省“双第一”
滁州: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记者 胡昊 文/图
苏滁现代产业园第一小学操场上,孩子们在快乐地奔跑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内,市民在安静地读书
 

近年来,滁州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根据2017年上半年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调查情况通报,滁州市安全感和满意度两项指数跃居全省“双第一”,与2016年度相比分别前进12个位次和2个位次。    

昔日农村娃,今日家门口上名校

今年10岁的田让,老家在贵州。9月8日下午,记者在滁州苏滁现代产业园第一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苏滁分校)看到他时,他正在绿草如茵的学校操场上体育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田让的父母,目前都在滁州胜华波汽车配件公司上班,从老家贵州来到滁州,田让和父母一样,成了“新滁州人”,并就读于滁州苏滁小学,现在已是三年级的学生。苏滁小学的前身是大王镇中心小学,以前校舍破败不堪,学生外流严重。南京琅琊路小学即使在江苏南京市,也是数一数二的名校。打工家庭的孩子,能在工厂附近就近上名校,是多少家庭的梦想,而田让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自2015年滁州苏滁现代产业园和南京市合作设立分校以来,双方互派师资,资源共享,管理协同,在产业园企业打工、就业的务工家庭子女,和田让一样,都就近上了名校。环境优美的校园,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优质的师资力量,吸引了周边适龄儿童前来就读。目前,学校学生有三分之一是在苏滁产业园务工的务工人员子女,其余都是周边村镇的孩子。昔日的“农村娃”,今日家门口上了南京名校,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成果。

全省首家“邻里中心”,居民“干啥都方便”

走出小学,附近就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邻里中心”,位于东升花园小区门口的一栋综合性建筑,是滁州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的第一家邻里中心,也是安徽省第一家全面引进新加坡和苏州工业园区管理模式的邻里中心。

“这里可以看书、打球、玩耍。”在邻里中心,今年76岁的陈启德老人正在看书,他告诉记者,这里“啥子都方便!啥子都好呦!”陈启德老人是四川资中人,随女儿女婿外出打工多年,邻里中心里方便的社区服务、融洽的邻里关系,让安享晚年的老人非常满意。

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邻里中心”,具有诊所、社区活动中心、超市、银行、通信、餐饮等12项配套服务功能,居民的基本日常生活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一站式解决。“甚至还有缝纫铺。”邻里中心负责人杨军告诉记者,只要你能想到的、居民需要的,邻里中心都会想办法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拥有社区商业、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基层组织建设‘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邻里中心,将总计要建设12个,服务苏滁产业园区的数万居民和务工人员,并根据厂区和居民区侧重不同功能。”杨军表示,邻里中心的建设,就是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江苏名医,每天坐高铁到滁州“上班”

来到新组建成立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床上来自明光张八岭镇的余纪艳坐起身,可以看出气色明显好了许多。她激动地说:“是南京鼓楼医院的张主任给我治的病,还省了不少钱!”

正说话间,余纪艳口中的张启国主任走了过来,查看余纪艳的病情。张启国是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的专家,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目前正在滁州第一人民医院坐诊。

“从南京到滁州高铁18分钟,比我去南京市里上班还快。”张启国笑呵呵地说。根据滁州第一人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的合作协议,他每周有四天到滁州坐诊,并和滁州的医生开展业务交流和培训,共同探讨疑难杂症。

今年40岁的余纪艳,患上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几个月前从老家滁州明光到南京鼓楼医院检查治疗,前后两次共花去了17万元的医疗费用,在危险期过去后,余纪艳选择了回老家休养。一段时间后,余纪艳为了方便,来到滁州市区就诊,没想到正巧碰到了前来开展医疗合作的张启国主任。

“在南京是张主任给我治病,没想到在滁州还是张主任给我治病。”快人快语的余纪艳说,以前去南京看病因为身体原因要包车,而且跨省治疗新农合报销费用少,自己要承担很大一部分,在滁州就近治疗,生活费用和治疗费用都省了不少,同样享受的是南京专家服务,“服务一样的,费用降低了。” 余纪艳感到非常欣喜,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其实,余纪艳感到幸运的背后,是滁州市持续不断的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体系投入,2015年,滁州市政府决定,将原一院和二院优化整合,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让医疗改革成果惠及滁州百姓。医院在严格按照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要求,执行药品零差率、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等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与南京儿童医院、鼓楼医院、上海九院等开展跨区域合作或建立联盟体,还与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乡镇卫生院和7家一、二级医院组成医联体,实现预约挂号、检查、治疗、住院及远程会诊。

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让生活“书香四溢”

9月9日是星期六,家住滁州天逸华府小区的大一学生刘璇,正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拐角处安静地看书。玻璃落地窗外,龙蟠河公园景观带铺青叠翠;馆内,书香四溢。

“只要用身份证自助办张卡,借书看书都是全免费的。”刘璇说,她只要有空就过来看书,还给妹妹也办了张卡,“这里环境好,书的品种多,进来就有读书的欲望,而且24小时开放。”

据悉,为推动全民阅读、实现均等服务、维护市民文化权益,滁州市已建成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两座,分别位于滁州六中对面龙蟠河公园和市中心人民广场北入口旁。

“24小时图书馆的建设延长了图书馆服务时间,方便了市民阅读。”滁州市图书馆吴鸿英馆长介绍,24小时自助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已更新图书10000余册;自助办证约2000张;累计借书36961册次;累计接待读者约30万人次,对构建滁州市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书香亭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滁州在博物馆、图书馆、乡村大舞台、农民文化学校等公共文化设施上面舍得投入,老百姓走出家门就有锻炼的场地、活动的空间,各方面出行都很方便。”滁州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每年办好10件为民实事,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为导向,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滁州老百姓感受到了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滁州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滁州市委书记、市长张祥安如是说。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