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之城 文化共享
2017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书香之城 文化共享
铜陵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温暖人心
▋记者 汪婷婷 文/图
铜陵市博物馆
图书馆错落有致的藏书
滨江码头阅读点
 

拥挤的城市里,车水马龙,人人手机不离手。在这个时代,如果有一方小小的天地,能够与自己对话,与墨香为伴,当个啃书的“低头族”,是多么难能可贵。铜陵就是这样一个书香飘溢的城市:在街头,市民可通过全民阅读示范点,享受“触手可及”的公共图书服务;在社区,有“铜都周末大舞台”等公共文化活动,让百姓乐在其中;在景区,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交辉映,在湖光山色中与知识来场邂逅。

近年来,铜陵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引领在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满足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书香致远的文化氛围。   

“悬浮”在码头上的全民阅读点

滨江码头上,江风徐徐吹过,竹风铃如山水般自然起伏,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初秋时节,记者来到铜陵市滨江全民阅读点,发现这个采用毛石头、防腐竹、旧枕木等原生态材料建成的书屋,彷佛一个“悬浮”的漂亮盒子坐落在滨江生态公园(原四通码头)上。“屋顶采用的是全通透钢化玻璃栏杆,大跨度、大悬挑的结构,结合铜陵文化,打造‘由地而生’的建筑,与自然相协调。”铜陵文化投资公司书屋管理相关负责人袁琨介绍说。

“作为沿江岸线首个全民阅读点,码头书屋践行了全民学习、全民阅读的宗旨。”袁琨介绍说,滨江码头书屋建筑面积516平方米,内有藏书5000余册,主要以文学读物为主,涵盖人文科技、经济哲学、健康养生、旅游地理等10大类,书屋分为上中下三个空间层次,顶层观江、中层阅览、底层冥想,是八百里皖江首个将废弃码头改造成全民阅读点的项目。

“这里风景好,人也不多,我几乎一到周末就过来,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天。咱们铜陵有很多这样的阅读点,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里!”铜陵女孩小杨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铜陵有效利用闲置的接待点、驿站等优质公共资源,在公园、绿道、社区建成40个全民阅读示范点,带动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打造城市“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另外,该市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为支点,各级公共文化设施资源互通、活动共办、连点成面,实现文化设施无处不在,文化服务触手可及,整个城市浸在书香之中。

依托青铜文化 展望铜都未来

铜陵市委副书记单向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铜陵是个“建市不长,但历史长”的城市。铜陵1956年建市,不过铜的开采和冶炼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

在铜陵市博物馆,记者看到,该馆主体建筑为4层,在建筑外形上充分挖掘铜文化内涵,以适度抽象的青铜鉴造型为器,以主体建筑为范,构筑一座面向水面开敞、青铜文化特色浓郁的城市文化新地标。目前,“铜都铜蕴”铜文化主场景陈列已基本完成,主要有“铜脉绵延”“矿冶遗存”“青铜遗珍”“丹阳善铜”“金道锡行”“现代铜都”等亮点。博物馆不仅陈列有青铜器爵、斝、匜、鼎、盉、甗、尊、剑、镞、铜镜等商周至唐宋时期的文物,还注重表现自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当代等各时期的铜的历史与文化,可谓依托青铜文化,展望铜都未来。

记者还了解到,铜陵市博物馆新馆为全国最大铜文化主题博物馆,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集铜文化保护展览、学术研究和旅游休闲为一体,正积极申报中国铜博物馆。

此外,博物馆内也设置了阅读点、观景休闲、文创展示等区域,提供配套休闲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个性、亲民、多样。据悉,铜陵市通过前期的“布点”,在西湖新区半径2公里范围内,集中布局建设市博物馆新馆、图书馆新馆、文化馆新馆、体育中心、老年学习活动中心、西湖湿地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半岛”,充分发挥设施集聚效应。

探索“图书馆+”为核心的“铜陵模式”

只要有一张铜陵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即可在图书馆的“点读平台”享受“你读书,我买单”的服务,这是铜陵首创“图书馆+书店”的模式。记者走进铜陵市图书馆新馆,馆内的电子屏滚动显示着今年以来的客流量:60万人次(截至记者采访时)。错落有致的藏书架具备十足的文艺气息,大厅空间、阅览空间、交流空间、休闲空间四块开放区域各具特色,处处体现出温馨、舒适、便利和家居式的阅读风格。

据介绍,铜陵市图书馆新馆共五层,面积16280平方米,藏书48册,数字资源40TB、阅览座位1300个,设有借阅、展览、讲座、书画、自修、培训、音乐欣赏、网络电子、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图书馆等功能服务,并为读者提供亲子互动、创作、交流、休闲等空间。

记者采访时,铜陵市民吴女士正带着孩子在一楼的儿童借阅处挑选图书。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常常给孩子报名图书馆的“阳光周末”,但常常慢了几分钟就预约不上了。“基本上每次活动开始报名10分钟后就报满了,在图书馆里提供亲子互动的空间,很受我们这些家长的欢迎,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吴女士说。

“这里举办‘铜都讲坛——文化讲座’的时候,会请一些名家过来跟读者互动,地上常常都坐满了人。”图书馆新馆副馆长杨俊陵介绍说,铜陵市图书馆新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以“图书馆+”为核心的“铜陵模式”。除了“图书馆+书店”,该市还建成图书馆移动端APP,实现线上预约、线下体验的“图书馆+互联网”模式,另外,还建成创客空间,实现“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模式。

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公共文化生活

在铜陵采访期间,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整洁秀美的城市环境,还有无处不在的市民“舞台”,无论是社区还是乡村,人们彷佛都过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记者了解到,铜陵市将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公共文化专项补助、公共文化四大惠民工程纳入民生工程实施,按每村1.2万元标准给予补助,老百姓们有着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舞台。“现在退休了,儿女也不在身边,但我们有自己的‘文艺圈’,经常排练参加‘周末大舞台’,感觉很充实!”铜陵市的张阿姨告诉记者。

据介绍,铜都周末大舞台是铜陵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一个亮点项目,主要通过在该市五松山剧院定期举行免费或低票价演出,打造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普及推广舞台艺术,培养文化消费热情,从而促进铜陵市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另外,市民秀场为相对开放式的舞台,以市民选秀、才艺展示为主要内容,艺术形式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分为基层选拔环节和比赛环节,设置县区分会场,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在此影响下,铜陵市的社区文化活动月、农村文艺调演等活动成为品牌。如“铜官乐大舞台”由政府搭建平台,群众自导自演,开创公共文化活动群众需求导向新模式。据悉,铜陵市年均举办市、县(区)级公共文化活动120余项,发起并成功举办两届皖江八市群艺大赛,开展“百姓说唱团”、“文化遗产日”、“送戏进百村”、“公益文化培训成果展演”系列演出100余场次,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