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光盘行动”发起以来,市民逐渐习惯了在外就餐量力而行,少点几个菜,少叫一份饭,减少浪费。但采访中有不少人反映家中浪费其实也挺严重,尤其随着冰箱体积的增大,剩饭剩菜总是面临“当时不倒隔天倒”的命运。此外,专家指出,为了“光盘”而将盘中物都打扫进肚也并非明智之举,从营养角度来说,不仅是浪费更是有害。(8月29日《北京晨报》)
说到“光盘行动”,我们会下意识地想到外出吃饭在酒店、餐厅的时候尽量少点菜,点小份的菜,如果最后吃不完,要打包带走。
尽管多数市民百姓外出吃饭的时候具备了“光盘意识”,但是回到自己的家里,却普遍缺乏“光盘意识”,所以客观上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上面提到的因为做的饭菜太多吃不完最后只能当垃圾倒掉,只是问题之一。更多的情况下,市民为了避免饭菜浪费,而是选择吃饱了也要硬撑着把桌上的饭菜汤水“清盘”。
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剩饭剩菜从盘子进了肚子。这样确实没有浪费,但实际上导致的问题更多。其一,人体每天需要的营养是固定的,现代人也不再缺乏营养,那么在本来已经吃饱的情况下还把剩饭剩菜装进肚子,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超标进食”,这样的进食已经超过了人体营养所需,所以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营养和资源的隐形浪费。
其二,为了家庭餐桌的“光盘”而超标饮食,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现代人体重的普遍超标,就是“肥胖病”的高发频发。有调查显示,在50岁以下居民中,男性比女性肥胖率高;而在50岁以上居民中,女性的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导致肥胖的行为因素,就是当妈妈的总喜欢收盘子、吃剩菜。而肥胖恰恰是很多身体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这无疑是值得引起警惕的。
科学合理的家庭“光盘行动”,不能为了光盘而光盘。要想真正地节约粮食,做到“光盘”,人们要从自家采购、配菜、做饭时就应提高意识,量力而行,避免买菜做菜的时候“大手大脚”,吃饭吃菜的时候又吃不了。等到饭菜上桌,才想起来粮食的可贵,最后只能靠肚子来“光盘”,只能是过犹不及,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