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县域内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共体,县域内就诊率将提高到90%以上。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意见》,将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为群众提供从预防到治疗、康复,连续、协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推行双向转诊,急慢分治
按照要求,县级医院主要负责“100+N”病种以及重症患者收治,对基层提供技术帮扶,对县外实行集中转诊。中心(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50+N”种常见病住院、急诊转诊、接收下转患者康复等工作。村卫生室主要负责门诊、导诊、签约服务等工作,引导群众养成“有序就医、逐级转诊”的习惯。
推行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规范双向转诊服务流程。中心(乡镇)卫生院确需转诊的患者,由县级医院为其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患者在县级医院已完成难度较大的诊治且病情平稳后,转回中心(乡镇)卫生院,由县级医院派原经治医生跟踪指导后续诊治工作。
县级医院选择若干家县外专科医院或三级医院作为转诊合作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以购买服务方式结算医疗费用。对具备在县级医疗机构诊疗条件的患者,合作医院应及时转回,并通过医生跟踪等方式继续治疗。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医共体牵头医院应组织本院医师与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师和村卫生室村医开展“1+1+1”组团签约,共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付费等分担。
在落实免费“服务包”基础上开展有偿签约服务,有偿签约“服务包”中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有偿签约服务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建立家庭医生考核机制,将签约服务人群住院率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并与家庭医生报酬挂钩,今年要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签约服务范围。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禁“偷工减料”
医共体的医疗质量能有保障吗?我省将实现医共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共体县级牵头医院要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定期开展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自查,严禁“偷工减料”、影响质量安全等行为。
乡村医疗机构门诊推广使用“标准处方集”、住院服务推广实施临床路径,建立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提升基础医疗质量。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季度开展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考核;省临床专业质控中心加强对医共体牵头医院学科水平和疑难病例治疗效果的评估,防止超能力截留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在签订帮扶或托管协议的医疗机构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