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家用摄像头成了隐私风险口
“学霸笔记”有多少用场
比“牙签弩” 更可怕的是安全责任缺失
非常道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7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让家用摄像头成了隐私风险口

▋邓海建
捉害虫 王恒/漫画
 

如今的家用智能摄像头越来越普遍。只要下载一个关联程序,就可以随时用手机查看家里的实时情况。然而,大量家庭摄像头遭入侵,有人借此非法牟利。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关于智能摄像头的质量安全的风险警示称,已检测的40批次中,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用户监控视频被泄露,或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危害。(今日本报09版)

入侵别人家的摄像头,你以为只有特工或者黑客才能下手?答案简单得超乎你的想象。只要加入“摄像头破解”的相关社交群,将购买的破解版IP地址输入播放软件,分分钟就可以实现实时偷窥。换言之,看护私隐的技术工具,却活生生成了泄露隐私的最大风险口。不难想象,一旦犯罪分子掌握了这门“独家技术”,这四处漏风的摄像头简直就成了打开居家大门的公开钥匙。

家庭摄像头成了“隐私直播机”,这也不是新鲜事了,类似“武汉一女子洗澡遭黑客直播”等事件也层出不穷。2016年5月11日,360攻防实验室发布了中国首份《国内智能家庭摄像头安全状况评估报告》: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近百个品牌的家庭智能摄像头进行安全评估测试发现,近8成产品存在用户信息泄露、数据传输未加密、APP未安全加固等安全缺陷。那么问题就来了:第一,作为家用产品的智能摄像头,质量安全都把控不好就批量上市,质监部门除了炮轰和提醒之外,是否还该有“秀肌肉”的职能作为?第二,在互联网+年代,智能家居是产业风口,相关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是否能组织起草行业标准,并早日成为国标以捍卫公共安全?

摄像头下无小事,信息安全利益攸关。一方面,面对媒体轻易暗访到的涉嫌违法犯罪之乱象,执法部门怕是不能总是不诉不究;另一方面,家庭摄像头市场鱼龙混杂,不能总是等到消费者隐私权千疮百孔后再去练就火眼金睛了。莫让家用摄像头成了隐私风险口,监管之责责无旁贷。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